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 ,当血肌酐 >4 4 2 μmol/L进入尿毒症晚期 ,当血肌酐达到 70 7μmol/L时往往并发浮肿、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我们从《金匮要略》痰饮篇确立保肾汤治疗6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的 6 4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 10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的诊断标准 :血肌酐 >4 4 2 μmol/L及尿毒症晚期的临床表现 ,并且病程超过 3个月。1 2 临床资料 经住院与门诊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的 6 4例病人 ,均未透析 ,用保肾汤治疗。男 2 7例 ,女 3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徽省涂阳肺结核患者复发患者的基因型别分析,探讨安徽省复发患者形成的原因。方法收集结核病控制项目门诊的患者资料和他们的初始菌株,按国家规划要求治疗,对治愈或完成疗程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追访2年,并收集复发患者的菌株。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后,采用间隔寡核苷酸分型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i VNTR analysis,MLVA]进行基因行鉴定。结果共收取初始菌株351例,追踪249患者,发现复发涂阳患者7例,对符合对比条件的患者5例,经鉴定均为结核分枝杆菌,经Spoligotyping和MLVA分析的结果综合判断,2例为外源性再感染,占40%,3例为内源性复燃,占60%。结论在安徽省复发的病例中外源性再感染和内源性复燃并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 调取我院2008年全年中草药调剂室门诊处方信息,对其中使用剂量、平均剂量、药品处方出现次数、中药药品使用频率、药品使用剂量频率、药品使用总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频率位列前3位的为茯苓、当归、炒白术;按<中药学>分类,在使用频率上,补虚药居第一;各种药品使用剂量以10g、15g居多,约占75%;药品使用剂量在<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的平均出现频率为45.72%,且剂量普遍偏大.结论 补虚药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际应用剂量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有部分出入;在临床中仍要加强中药饮片的安全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我院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收集的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从家庭过敏史及既往不良反应史、溶媒的选择、药物的稀释浓度、药物的超剂量使用、药物的联合使用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有至少1项影响因素的52例(占70.27%),含至少2项影响因素的16例(占21.62%),含3项影响因素的4例(占5,41%),未发现使用错误的22例(占29.73%)。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冬季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某院2001年11月—2002年2月呼吸科住院病历,统计每日用药情况,采用DDDs分析方法,评判每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使用情况,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联合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中占近35%,其次为西药平喘药及中成药清热剂。结论:呼吸科药物的使用和利用情况基本合理,不合理药物相互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尫痹(类风湿关节炎RA)风寒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探讨隔姜灸治疗本病证的有效性。方法 37例尫痹风寒湿痹证的患者采用非随机编号,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以3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对比隔姜灸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隔姜灸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屈伸不利、喜暖恶寒评分及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尫痹风寒湿痹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