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采用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3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确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为恶性组(177例)和良性组(152例)。采用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情况,并分析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金标准、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恶性分别为177例、167例、163例,良性分别为152例、162例、166例。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两者联合检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72.31%、65.54%和85.31%,特异性分别为74.34%、69.08%和71.71%,准确度分别为73.25%、67.17%和79.03%。与超声比较,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较高(P <0.0125),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准确度较低(P <0.0125);与BRAFV600E基因突变比较,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准确度较高(P <0.0125)。结论 超声、BRAFV600E基因突变均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单两者联合优于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52.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谷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群C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T1基因型分布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胃癌患共者2?468例,对照组健康人群共4?745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T1基因缺失型者胃癌的危险性较CSTT1基因存在型者明显增高,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OR值分别为0.84(95% CI=0.76~0.93)与0.83(95% CI=0.71~0.96)。 按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87(95% CI=0.77~0.98),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77(95% CI=0.63~0.94)。 结论:中国人群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密切相关,GSTT1基因缺失型者与胃癌的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建立全院级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提高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 以我院为主体,选取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3类设备,从运行模式、绩效分析两个方面建立运行制度,成立医疗设备集中管理中心,实施全院级集中管理。选取2021年7—10月数据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10月数据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数据中3类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两组数据中监护仪的维修周期。结果 实施集中管理后,输注泵使用效率提升9.37%(P﹤0.05),监护仪使用效率提升15.07%(P﹤0.05),监护仪平均维修周期缩短55.93%(P﹤0.05)。结论 医疗设备的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降低管理难度,各医疗机构应不断优化管理措施,促进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同时多层采集(SMS)-高清扩散成像(RESOLVE)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磁共振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B组、C组分别行SMS-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RESOLVE DWI和常规DW扩散序列扫描。对3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清晰程度、诊断信心、变形程度评分、左右径、前后径、面积测量值、主观评分、客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图像空间分辨率、清晰程度、诊断信心、变形程度评分均升高,同时A组上述指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图像左右径、前后径、面积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项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升高,同时A组上述指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SNR效率均升高,同时A组图像SNR效率为(0.71±0.15),高于B组的(0.60±0.11...  相似文献   
55.
目的:针对心脏除颤设备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分析除颤设备能量输出的性能特征,提升管理水平以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医院在用(含期间报废设备)的861290、CardioServ等10个型号的90台除颤设备,统计分析除颤设备的能量输出检测数值、计算释放能量误差。将使用初期(设备启用前3年)的36台除颤仪按照年份分为启用第1、2和3年,比较3年设备能量输出数据。将使用正常期(使用中期)数量最多的型号A和型号B除颤仪(41台)依据2018-2000年3年的能量释放校准数据,分析两个型号设备在100 J预置值时释放能量的差异。分析2015-2022年报废期的8台能量输出超限设备的能量释放误差。结果:使用初期3组设备数据,设备启用的第1、2年除颤仪在预置值的能量释放值100、150和200 J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0.17、-0.58,P>0.05);设备启用的第1、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0、-0.38、-0.86,P>0.05)。在对正常期设备的能量释放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不同型号41台设备在100 ...  相似文献   
56.
收集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30例,研究其性别,发病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特点及转归等。结果,本病在女性,40岁以上农民,文化层次低者显著多见,临床症状以附体体验,幻觉,意识状态改变为其特征,预后一般均较好,认为将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作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特有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一个独立诊断单元,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7.
58.
李滕  王晓龙  张成武 《中国肿瘤》2019,28(4):295-300
摘 要:胃癌是世界上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早发现肿瘤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因此,寻找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就成了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蛋白质组学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不断革新的研究技术,使大量的胃癌标本得以被筛选,比如细胞、组织、血液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标本等,从而鉴别出具有相对特异性及灵敏度的新型潜在肿瘤标志物。我们对既往蛋白质组学在胃癌不同标本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讨论了这些可能作为胃癌潜在标志物的蛋白质特征及作用,并分析了目前蛋白质组学在胃癌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干扰素辅助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干扰素辅助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两名评价者单独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s,共计8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后,干扰素辅助治疗组在复发率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77,0.96),P<0.05];两组在病死率方面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RR=0.64,95%CI(0.54,0.76),P<0.05]。结论:干扰素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肝癌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但远期疗效尚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经DWI、PWI证实存在半暗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丁苯酞+尿激酶)23例、对照组(尿激酶组)23例、对2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NIHSS评分、检测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值并记录患者的APTT值变化,观察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2组的APTT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临床观察2组患者均无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保护线粒体功能,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与尿激酶联用时未影响凝血功能及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