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0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59篇 |
内科学 | 119篇 |
皮肤病学 | 128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87篇 |
外科学 | 39篇 |
综合类 | 439篇 |
预防医学 | 192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204篇 |
中国医学 | 164篇 |
肿瘤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及体会。方法:将9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及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5.54、6.43,P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9,P=0.079)。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女性性病患者焦虑程度状况,并对干预方法进行相应探讨.方法:利用SAS问卷对其进行心理焦虑程度调查,并以社区女性作为对照组人群.结果:对38名门诊女性性病病例进行SAS问卷测量,发现具有焦虑倾向的比例为79%,SAS问卷得分为53.84±4.05,而正常人群女性仅12%具有焦虑倾向,SAS问卷得分为35.86±8.05,两组间焦虑发生率及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性病人群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明显的焦虑倾向.所以建议在临床工作中,除必要的治疗外,还应对女性性病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降低其焦虑程度.更应让其深入性病预防知识,减少性病的感染,从根本上避免焦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探讨用激素、骁悉 (MMF)、环磷酰胺 (CTX)与肝素联合治疗难治性NS的疗效。方法 :将 3 1例确诊为难治性NS的患者并根据经济状况随机分为治疗组 16例和对照组 1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 0 5mg/kg·d ,半年后减量维持。CTX12mg/次·kg-1,1次 /2周 ,累积 6~ 8g为一疗程。治疗组给予泼尼松同对照组 ,同时给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治疗 1个月 ,给MMF口服 3~ 6个月 ,于MMF治疗 1个月后加间断性CTX冲击疗法 ,总量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显著 ,尿蛋白缓解、血浆白蛋白上升、血脂下降等比对照组快 ,引起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激素、MMF、CTX、肝素联合治疗难治性NS具有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 ,提高难治性NS的缓解率 ,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β(tu mornecrosisfactor β ,TNF β)对 3种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 ,从多侧面证实TNF β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12 5I cAMP放免检测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TNF β对肿瘤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当TNF β与顺铂和多柔比星合用 ,JF3 0 5细胞死亡百分比分别达到 ( 68 6±9 0 ) %和 ( 76 5± 7 9) %。TNF β实验组细胞内cAMP浓度明显增加 ,JF3 0 5细胞由( 0 0 5 72± 0 0 176)上升到 ( 0 2 896±0 0 784) pmol/10 6个细胞。此外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并且凋亡。结论 :TNF β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增加cAMP含量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6.
67.
应用MRI对腰椎峡部断裂后相关解剖位置改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L5峡部裂病例的MRI正中矢状面图像进行形态学测量,探讨L5峡部裂患者腰椎各部的移位情况。方法:在腰椎正中矢状面T1WI上建立以S1后上缘为原点,通过S1前上缘和后上缘的直线为X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45例L5峡部裂患者(无滑脱组15例,滑脱组30例)及100例健康成人腰椎各点的坐标进行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无滑脱组及滑脱组L5棘突基底部的横坐标显著增大、纵坐标显著减小。无滑脱组L4水平各测量点及L5椎体各测量点(L5椎体前下缘除外)的横坐标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L5水平硬膜囊前、后缘的横坐标较正常组显著增大。滑脱组L4、L5水平各测量点(L5棘突基底部除外)的横坐标显著小于正常组。峡部裂组上述各点的横坐标与L5椎体后下缘的横坐标呈线形相关。无滑脱组及滑脱组的L5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前后径、硬膜囊前间隙及硬膜囊后间隙显著增宽。结论:L5峡部裂患者滑脱前期L5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L5椎体层面硬膜囊轻度后移。滑脱期除L5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以外,L4椎体及附件、硬膜囊均随L5椎体向前移位。上述空间位置的变化是造成峡部裂患者形态学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