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胚胎和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诱导分化特性,为脊髓损伤、神经再生等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孕12d的SD大鼠和新生1d的SD大鼠各1只。①分别将胚胎鼠和新生鼠的大脑皮质体外分离培养,每3天换液1/2,每7d传代1次。②选取第3代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预先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的12孔培养板中,补足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7d,进行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③通过形态学观察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以及5-溴脱氧尿核苷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检测分化成熟的神经细胞标志抗原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原的阳性细胞数及细胞总数。结果:①胚胎鼠与新生鼠原代、传代、分化培养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胚胎鼠形成的神经球数量和每个神经球所含细胞数均多于新生鼠。胚胎鼠与新生鼠培养的球形克隆均可连续传代获得大量亚克隆细胞,并诱导分化成3种主要形态的神经细胞。②神经干细胞的鉴定结果:原代和传代的细胞均呈神经干细胞标志性蛋白-Nestin阳性反应,结合悬浮培养有神经球形成的现象,证明所观察细胞为神经干细胞。③胚胎鼠与新生鼠不同时间段单位面积Nestin与5-溴脱氧尿核苷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阳性率的比较:两组培养1,3,7,11,14,28d后单位面积Nestin与5-溴脱氧尿核苷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及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t=2.41~92.71,P<0.01或0.05)。④胚胎鼠与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分化指标的测定:胚胎鼠及新生鼠的MAP2阳性细胞分别为(32.6±5.6)%,(30.7±6.7)%,抗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分别为(47.5±9.4)%,(50.3±8.9)%,P均>0.05。结论:从胚胎鼠和新生鼠的大脑皮质均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并具有自我更新及体外扩增传代能力。胚胎鼠神经干细胞数量多且增殖能力强,更适合用于神经再生与修复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podocin在肾小球滤过膜中的定位及其在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表达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分4组进行观察.结果:①podocin分布在靠近肾小球基底膜(GBM)的足突基底部,主要定位于裂隙隔膜的胞质面.②阿霉素肾病组肾组织中podocin表达较正常大鼠肾组织明显减少.③泼尼松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podocin浓度增加.结论:podocin为肾小球上皮细胞裂孔隔膜上的主要结构蛋白;阿霉素肾病幼鼠肾小球podocin含量显著减少;泼尼松和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膜中podocin表达浓度而起到减轻蛋白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HGV感染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检测442例各类肝病患者的甲 ̄戊和庚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其中154例为HGV和HBV感染者,对单独HGV感染、HGV和HBV重叠感主单独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1单独HGV感染者中有9例(42.86%)肝功能轻度异常。单独HGV感染与HGV和HBV重叠感染比较,肝功能异常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而重叠感民单独HBV感染比较,肝功能异常率和重型肝炎发  相似文献   
25.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宫内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原发性感染或再感染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先天性感染HCMV的婴儿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或后遗症.目前,HCMV先天性感染的诊断主要针对胎儿、新生儿以及孕妇进行.检测方法有血清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抗体,PCR检测病毒核酸,细胞培养直接检测病毒等.本文就HCMV先天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人体后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危及生命;幸存多数会留下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施普善是动物脑蛋白质经人工控制的酶解而产生的器官特异性氨基酸、肽类复合物。由于其85%为氨基酸,且其氨基酸比例与正常脑组织中含量相近,故仍保持其器官特异的“氨基酸型”。已有许多献报道,施普善具有对中毒、缺O2、迷走刺激的保护作用、低血糖昏迷时的唤醒作用和对脑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系统地鉴定。方法以活的RSVLong株滴鼻(TCID50为1×10-6,取100TCID500125ml进行)加RSV感染Hep2细胞(CPE达~)腹腔注射免疫Balb/c鼠,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能稳定分泌抗RSV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结果细胞融合一次成功,融合率为96%,抗RSV抗体阳性孔率为65%。鉴定1株杂交瘤细胞F3株,染色体数为98条,抗体亚类属IgG1,对RSV抗原特异;在无补体存在的情况下其腹水抗体中和效价为1∶128,且具融合抑制活性,腹水融合抑制效价为1∶64。结论F3株单克隆抗体为抗RSVF蛋白的McAb。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蛋白podocin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泼尼松、苯那普利对此表达的影响,探讨podocin分子在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进行观察:正常对照组、肾病对照组、肾病泼尼松治疗组、肾病苯那普利治疗组。肾病泼尼松治疗组与肾病苯那普利治疗组每日分别予泼尼松10mg/kg、苯那普利3mg/kg灌胃,共4周;实验4周时留24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取肾脏皮质抽提总RNA和总蛋白,分别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podocin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odocin蛋白表达的相对量是5.26±1.19,而肾病对照组大鼠podocin蛋白基本不表达,泼尼松、苯那普利可增加podocin蛋白的表达;正常对照组、肾病对照组、肾病泼尼松治疗组、肾病苯那普利治疗组podocin分子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0.99±0.21、1.96±0.98、1.31±0.24、2.46±1.49,肾病对照组大鼠podocin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P<0.05)。结论:podocin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是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产生的...  相似文献   
29.
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与5-氟尿嘧啶的时间抑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干预体外培养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6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①原代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手术取4例增生性瘢痕、4例瘢痕疙瘩、4例正常皮肤组织,按文献方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待细胞融合后传代。②取4~6代传代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25g/L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1,2,5,10,15,30min)后3种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统计得出最佳时效。③利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经5-氟尿嘧啶干预不同时间后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结果:①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全部成活,形态良好,经5-氟尿嘧啶干预后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②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3种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未干预时增殖能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542,P<0.01),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3.257,P<0.01);5-氟尿嘧啶干预成纤维细胞10min与5min比较,其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效果增高(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3种成纤维细胞10minA值依次为0.389±0.027,0.418±0.051,0.554±0.021;5minA值依次为0.537±0.033,0.589±0.074,0.783±0.015,q=3.80~4.18,P<0.05),与30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干预10min3H-脯氨酸掺入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q=3.82~3.96,P<0.05),与5min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3.96~4.14,P<0.05),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氟尿嘧啶可有效抑制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和胶原合成,干预10min时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30.
剖宫产术中,因胎头深嵌于骨盆或高浮于子宫切口以上造成娩头困难时,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子宫切口撕裂、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等情况,对母婴的危害很大。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发生胎头娩出困难46例,处理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