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85篇
  3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 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行旋磨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因严重钙化冠状动脉行旋磨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13例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进行,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手术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长期心血管事件随访结果。结果 31例患者平均年龄71.81±10.70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经造影证实为严重钙化冠状动脉,其中造影证实单支病变2例(6.5%),双支病变7例(22.6%),三支病变15例(48.4%),左主干+三支病变1例(3.2%),左主干病变6例(19.4%)。旋磨靶血管中左主干-左前降2例(6.5%),左前降支22例(70.9%),左回旋支2例(6.5%),左前降支+左回旋支1例(3.2%),右冠状动脉4例(12.9%)。术中需主动脉球囊反搏保护1例(3.2%),冠状动脉夹层6例(19.4%),慢血流2例(6.5%),但3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旋磨及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血肌钙蛋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无统计学差异。13例(41.9%)在IVUS指导下进行,患者术前、术后管腔最小直径、最小直径狭窄率、管腔有效面积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0±0.3 mm比3.6±0.8 mm、74.5%±6.8%比20.3%±12.5%、4.0±1.4 mm2比 10.7±5.5 mm2(P=0.000),平均随访10.4±6.4个月,随访期间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结论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可以去除或减轻钙化斑块、增大管腔,最终提高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进一步提高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供应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药品监管需求和服务行业发展。方法:将信息化管理和分析方法与现有的标准物质管理技术要求相结合,研究建立数字化、可视化的数据共享系统。结果:建成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保障供应综合数据平台,可显示各品种的研制生产阶段和效率。结论:该平台试运行一年来已成为指导研制、生产和管理的有力抓手,为对接国际标准ISO 17034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4.
随着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此类药物能够通过调节血糖、血脂、血压,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等机制,发挥保护心肌、改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非心脏胸科手术患者异常苏醒(苏醒期谵妄和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非心脏胸科手术患者160例,男119例,女41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麻醉维持BIS值在30~60。在气管导管拔除后、达PACU后10min和出PACU时采用Riker镇静躁动量表(SAS)评估苏醒程度,SAS评分≥5分为苏醒期谵妄,SAS评分≤2分且持续时间达正常苏醒者清醒时间平均值+3倍标准差者为苏醒延迟。结果 66例(41.3%)患者发生苏醒期谵妄;17例(10.6%)患者发生苏醒延迟。BMI25.0kg/m2(OR=0.825,95%CI 0.747~0.911,P0.001)增加苏醒期谵妄的危险;老年(OR=0.766,95%CI 0.642~0.914,P=0.003)、BMI18.5kg/m2(OR=1.769,95%CI 1.224~2.557,P=0.002)和术中低血压(OR=0.123,95%CI0.018~0.833,P=0.032)增加苏醒延迟的危险。结论高BMI是苏醒期谵妄的危险因素;老年、低BMI和术中低血压是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Enopeptin A是一种缩酚酸肽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以本实验室保藏的链霉菌SIIA-H7264为出发菌,通过紫外(UV)照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亚硝基胍(NTG)诱变以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获得1株高产突变株A-21,其发酵产物Enopeptin A的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倍。对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最终Enopeptin A的产量达到1750μg/mL,较初始工艺提高了2.98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孔胸腔镜下肺手术(包括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胸外科处理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1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后胸外科联合康复科处理组),收集患者的手术数据、住院资料以及护理相关数据。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s,VAS)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能进一步减轻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王昆 《海峡药学》2014,(7):146-148
目的了解门诊儿科输液处方用药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门诊儿科输液处方3600张.并根据临床药理知识、药品说明书以及文献资料,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门诊处方合格率97.70%,不合格率仅2.30%。结论儿科门诊处方使用较为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手术操作成功,分离操作空间的时间平均为6.8min(4~12min)。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一例术后要求药物止痛;无皮肤灼伤、皮下瘀斑、皮下积液、颈部皮肤麻木;2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术后2周内治愈。术后颈部皮瓣水肿表现为胸骨上凹消失(38例)或隆起(7例),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4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7.3月,诉颈部和胸壁皮肤绷紧感分别有24例和3例,在术后3~6个月内消失。结论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经胸大肌浅筋膜深面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的方法建立操作空间简单、快速、暴露好,术后疼痛轻,皮肤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