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2篇
  5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疾病类型趋向长期慢性为主,疾病治疗过程亦趋漫长,病人长期住院困难且不现实[1],很多病人出院回家后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的病人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2],延续性护理得到人们的接受和重视。美国老年病协会将延续性护理定义为: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以确保病人在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预防或减少高危病人健康状况的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动脉性肾出血急诊造影的不同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7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动脉性肾出血患者行急诊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部位及程度后,使用弹簧圈、丙烯酸微球等栓塞剂行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对急性肾出血的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动脉造影可见单纯性对比剂外溢,13例为对比剂外溢合并肾动静脉瘘(RAVF);15例为肾假性动脉瘤(RAP),其中包括5例 RAP 破裂合并 RAVF 及1例 RAP 破裂合并肾动脉-肾盏瘘;15例为肿瘤血管出血;1例为肾动静脉畸形(RAVM)。47例患者介入术前行肾动脉 CT 血管造影(CTA)检查。82例患者采用急诊栓塞治疗后血尿完全停止或明显减少,3例肾外伤患者及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介入术后仍有持续血尿,行外科手术切除患肾。栓塞术后随诊2年,急诊介入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94.25%(82/87),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术是治疗急性肾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功能;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表现不一;合理地选择栓塞剂是成功止血的关键;介入术前行肾脏 CTA 检查对肾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黄芪干预组。12周周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COX-2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大鼠COX-2和NF-κB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黄芪干预组大鼠肾组织COX-2和NF-κB的基因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肾病组下调(均P〈0.01)。结论:COX-2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尖锐湿疣患者ALA-PDT依从性问卷对13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能完成整个治疗的患者占73.9%,依从性好的患者疣体清除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者。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月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对尖锐湿疣、ALA-PDT认识不充分及ALA-PDT疗效欠佳是ALA-PDT依从性显著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的依从性影响疗效,依从性主要与患者月收入水平、对尖锐湿疣和ALA-PDT的认知、ALA-PDT的疗效有关,护士应关注患者依从性及认知、疗效对依从性的影响,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马齿苋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心肌线粒体(Mt)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D-gal)衰老模型小鼠,马齿苋水提液灌胃30 d.测定心肌Mt内丙二醛(MDA)含量、心磷脂(CL)相对含量及Ca2 -ATP酶(Ca2 -ATPase)、复合体Ⅰ和复合体Ⅱ Ⅲ活性.结果马齿苋水提液能降低衰老模型组小鼠心肌Mt内MDA含量(P<0.05),提高CL相对含量及Ca2 -ATP酶、复合体Ⅰ和复合体Ⅱ Ⅲ活性(P<0.05).结论马齿苋水提液通过抑制心肌Mt磷脂的脂质过氧化和改善呼吸链酶的活性而实现对Mt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Wnt/β-连环素信号传导通路与糖原合成激酶(GSK)-3 β、STAT3、Smad3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用RNAi技术将针对β-连环素的siRNA转染入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沉默β-连环素基因,于72h和96h提取蛋白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素、GSK-3 β、p-GSK 3 β、STAT3、Smad3和TERT蛋白质的表达.用Student's 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针对β-连环素的siRNA转染HepG2细胞72 h和96 h均可抑制β-连环素蛋白质的表达,且96 h比72 h的表达略有增加(t=4.43,P<0.05),而GSK-3 β及p-GSK-3 β的蛋白质表达于转染后72 h和96 h依次增加(tGSK 3β=4.98,tp-GSK-3β=29.83,P值均<0.05);STAT3的蛋白质表达于转染前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P>0.05);smad3的蛋白质表达于转染后72 h增加(t=10.67,P<0.05),96 h减少至原有水平(与转染前比较,t=0.90,P>0.05);TERT的蛋白质表达于转染后72 h减少(t=4.18,P<0.05),96 h增加至原有水平(t=1.26,P>0.05).结论 肝细胞癌中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GSK-3 β、p-GSK-3 β、Smad3、TERT蛋白质的表达来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与STAT3蛋白质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近年来北京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饮用水卫生问题.方法 对2017-2019年北京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进行常规监测并采集水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并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 2017-2019年,北京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3年中市政供水、客车...  相似文献   
108.
益生乳酸菌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概述了乳酸菌的特性和分类,同时对其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及前景做了综述。揭示其在高科技和新技术条件下在医学方面的重大意义,对乳酸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9.
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整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的解剖结构基础.方法 采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模型.术后1周,将来自同种供体、经体外扩增和Rt-GFP转染MSCs后植入梗死区.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缝隙连接(Connexin-43)的表达.结果 植入梗死区中的MSCs表达Connexin-43.移植组梗死区面积缩小,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移植的MSCs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电机械匹配结构即缝隙连接(Connexin-43),使新增加的心肌细胞能够与宿主心肌同步收缩,从而更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驾车外出日益普遍,而因驾驶员服药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药物具有"两重性",即在起到防治作用的同时,也往往产生对病人不利的作用,那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如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由于药物的"两重性",常会使驾驶员出现嗜睡、眩晕、幻觉、视物模糊、辨色困难、定向障碍、多尿或多汗等症状,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正常操作,常会出现反应迟缓和判断失误[1]。国外很多国家已经特别关注"药驾"问题,酒后驾驶的法律同样适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