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全脑血管造影(DSA)观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供血动脉形态学特点,根据供血动脉异常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评估其预后与供血动脉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28例经头颅MRI检查诊断为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行DSA检查,全面分析其供血动脉形态学特点,同时针对DSA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单纯药物治疗103例(其中重度供血动脉狭窄放弃支架治疗7例),药物+支架成形术治疗25例,随访1年对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DSA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动脉异常者60.9%,46例患者病后1年预后不良(35.9%),其中死亡20例(15.6%),严重残障26例(20.3%)。对于重度供血动脉狭窄进行支架成形术治疗及DSA发现有明显代偿者预后良好;7例重度供血动脉狭窄(椎动脉3例、基底动脉4例)放弃支架治疗者复发后循环脑梗死6例,其中3例死亡,3例重度残疾。结论供血动脉形态学异常是后循环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DSA是评价脑供血动脉异常的金标准,对于后循环脑梗死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对于重度供血动脉狭窄积极采取药物+支架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疗效,通过DSA检查发现脑供血动脉代偿良好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介绍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的方法.方法:应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折返、重叠、编织等方法,在涉及屈肌支持带延长、松解、缺失等术式中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结果:本组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全部成功,随访16例(18侧),在对抗强阻力下屈曲腕关节无一例出现腕部"弓弦畸形"及肌力减低,正中神经卡压等情况.肌腱按TAM评价法评定:总优良率88.9%.结论:掌长肌腱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灶区段的淋巴引流途径分型,了解各型淋巴结转移差异.为研究各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开封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cT1-4N0-1M0手术的患者,术前对肿瘤所在区段的瘤周腺体注射亚甲蓝,进行淋巴染色示踪,术中见淋巴结或淋巴管染色显示淋巴途径者450例,根据被染色的淋巴管走向和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 node,SLN)所在区域,进行乳腺癌区段淋巴引流途径分型(lymphatic drainage pathway type,LDPT),分为腋下(axillary,A)型、内乳(internal mammary,IM)型、腋下-内乳(axillary-internal mammary,A-IM)型、锁骨上下(supraclavicular-subciavian,S)型、胸肌间(interpectoral,Ⅰ)型、上腹(epigastrium type,E)型和其它;其中A型、A-IM型、IM型较为常见,在这三型中选取140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均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s,IMLN)探查、腋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探查或清扫、保乳或全乳切除,观察比较这三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LDPT共450例:IM型25例占5.6%、A-IM型75例占16.7%、A型345例占76.7%、S型2例占0.4%、Ⅰ型2例占0.4%、E型1例占0.2%、其它0例;其中A型、A-IM型、IM型共占98.9%,对比发现:A型、A-IM型、IM型这三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型、A-IM型分别与IM型比较,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7);IMLN和ALN均转移的概率A-IM型约是A型的5倍,单纯IMLN转移的概率A-IM型约是A型的26倍.结论:不同淋巴分型的乳腺癌淋巴转移规律不同,适合的诊治方法也可能不同,分型研究,具有临床意义;IM型乳腺癌淋巴转移与其他型不同,有其特有的规律,具有与A型同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治疗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采取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母趾难治性嵌甲型甲沟炎病例2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本组共20例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经过6~12个月随访,优15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达85%。 结论 皮下组织条填塞法治疗顽固性嵌甲型甲沟炎,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手外伤的细菌感染监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外伤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敏感抗生素及手术治疗对创面细菌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160例开放性手外伤患者分别于刷洗创面前、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术后分4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刷洗创面前、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术后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2.5%,65.0%,28.8%,25.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2.5%.结论开放性手外伤创面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彻底的清创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6.
王文胜  张鹏 《天津药学》2007,19(3):30-32
目的:观察大剂量、长时间输注6%贺斯对脑膜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脑膜瘤患者,入手术室后抽取静脉血作对照(T0),当术中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20%~30%时,采用6%贺斯补充血容量,术中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30%以上时,采用不同比例浓缩红细胞与6%贺斯快速扩充血容量。分别在输注不同剂量6%贺斯时抽取静脉血监测APTT、PT、TT、PLT、PCT、MPV及PDW等。结果:当输入6%贺斯2 000 m l时APTT、PT、TT延长(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LT、PCT、MPV等下降,也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HCT下降23.26%(P<0.01),但HCT>0.25。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尿量满意。结论:对脑膜瘤患者在有完备的监测、控制手段下大剂量、长时间输注6%贺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67.
王文胜 《当代医学》2011,17(6):80-8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的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8月,对31例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患者进行了前路减压、钛网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1.6年,31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脊柱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形满意,无内置物松动、移位及脱钉等情况出现。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前路手术安全、可靠,椎管减压彻底,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弯曲,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氧化还原酶基因(WWOX)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携有WWO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K1(重组质粒组),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空载质粒(空质粒组)及未经转染(空白对照组)的K1细胞作为对照.合成针对WWOX的靶向小干扰RNA(WWOX siRNA组)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以空白细胞(空白对照组)和转染脂质体试剂(脂质体对照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转染前后WWOX基因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WWOX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重组质粒组细胞中WWOX mRNA能稳定表达,是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WWOX mRNA表达的4.5倍(P<0.05).WWOX siRNA组WWOX mRNA表达明显下降,是对照组的0.2倍(P<0.05).重组质粒组较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WWOX siRNA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WWOX基因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9.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机制:脑内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内炎性细胞因子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 :32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 ,留取脑血肿液 ,放免法测定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含量 ,测量术前检查的头 CT上的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 ,用 SPSS10 0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溶血血清中的含量 (P<0 .0 1) ;脑血肿液中 TNFα和 IL - 6含量与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呈正相关 (r TNF=0 .5 39,P<0 .0 1;r IL- 6 =0 .5 6 9,P<0 .0 1)。结论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含量升高 ;脑内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使用瓜蒌连翘汤、针刺以及脾多肽方案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共11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瓜蒌连翘汤、针刺以及脾多肽治疗的试验组,比较不同组患者之间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血检指标恢复时间、肿痛症状得到完全改善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血液检测指标以及疼痛等症状完全改善时间表现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异,以上指标之间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使用瓜蒌连翘汤、针刺以及脾多肽方案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利于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合理运用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