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1,观察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2,研究黄酮甙类药物(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药物组和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制成AD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组按150mg/(kg.d)经腹腔注射葛根素治疗14d后处死;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3.75ml/(kg.d)生理盐水假治疗14d后处死。用Morris水迷宫评测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并作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学习与空间记忆力受损(P<0.05)。葛根素治疗可使学习记忆力改善(P<0.05)。模型组大鼠NF-κB表达增强(P<0.01)。葛根素治疗可使过量表达的NF-κB水平下降(P<0.01)。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Aβ引发的AD大鼠模型的发病过程,黄酮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改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2.
北京市流动人口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北京市近10年来本市户籍人群麻疹发病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但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日益突出,并常以暴发的形式出现。其发病对象以学龄前儿童和建筑民工为主,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加强麻疹监测,提高流动儿童常规免疫覆盖率,开展特定人群强化免疫,增强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是预测和控制暴发、降低该人群发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静脉输注琥珀明胶 (celotusine,血定安 )后对颅脑手术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 级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在异丙酚全麻诱导后 ,第一组病人 (n =2 3)于 6 0分钟内输入血定安 0 .5 L ,第二组病人 (n =2 3)于 6 0分钟内输入血定安 1L。于输注前、输入后 30、6 0、12 0分钟时分别检测病人的血小板计数 (BPC)、红细胞压积 (H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 )。结果 :血定安 0 .5 L组在输入后 30、 6 0、12 0分钟时对上述各检测项目的影响与输注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血定安 1L组在输注后 6 0分钟和 12 0分钟时 BPC、HCT与输液前及输液后 30分钟相比有显著减低 (P <0 .0 5 ) ;血定安 1L组在输液后 6 0分钟和 12 0分钟时 APTT和 PT较输液前及输液后 30分钟明显延长 (P <0 .0 5 ) ;还发现 ,第二组病人的 Fib值在输液后 6 0分钟及 12 0分钟时比输液前及输液后 30分钟有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血定安对颅脑手术病人的凝血功能确有一定影响且与输入量呈正相关。血定安 1L组 APTT、 PT的延长和 Fib的减少可以认为明胶类制品造成凝血因子的稀释从而减少了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并掌背侧分步复位内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2—2021-03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并掌背侧分步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7例单发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病例均先行掌侧Henry入路,显露桡骨远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块后,复位掌侧骨折块并先行锁定板单皮质锁定钉内固定,然后取背侧切口显露背侧、桡骨茎突骨折块和关节面塌陷骨折块,以掌侧骨块复位后的关节面为参照来复位骨折块并固定。比较双侧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屈伸范围、尺桡偏、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采用DASH评分和与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术后3、6、12周患侧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的腕关节屈伸范围、尺桡偏、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DASH评分平均36.9(32~42)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5(81...  相似文献   
45.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机制:脑内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内炎性细胞因子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 :32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 ,留取脑血肿液 ,放免法测定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含量 ,测量术前检查的头 CT上的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 ,用 SPSS10 0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溶血血清中的含量 (P<0 .0 1) ;脑血肿液中 TNFα和 IL - 6含量与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呈正相关 (r TNF=0 .5 39,P<0 .0 1;r IL- 6 =0 .5 6 9,P<0 .0 1)。结论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含量升高 ;脑内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五种微型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1998年1月~2003年3月,对52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甲皮瓣5例、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5例、大鱼际皮瓣10例、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4例进行修复。缺损部位:拇指脱套伤5例,拇指指腹缺损12例,拇指近节掌侧缺损6例,拇指全掌侧缺损5例,拇指背缺损7例,拇指尺侧缘缺损6例,拇指桡侧缘缺损7例,拇指指端缺损4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7~35岁,平均25岁;左拇指23例,右拇指29例。皮瓣面积最大5.0cm×2.5cm,最小2.0cm×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功能满意。自带神经皮瓣及吻合神经皮瓣共46例的平均两点分辨觉:甲皮瓣为5.8mm,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为8.5mm,大鱼际皮瓣为7.0mm,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为6.2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为8.8mm;6例未吻合神经的皮瓣拇指仅恢复触痛觉,两点分辨觉恢复较差。结论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其中甲皮瓣和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最佳,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大鱼际皮瓣操作容易,损伤最小。应根据拇指的缺损部位,选择不同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报道应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Gore-Tex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40例,修复血管缺损长度3.0~8.0 cm,平均10.5 cm;血管直径0.4,~1.0 cm,平均0.7 cm.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进行人造血管移植40例,其中32例获得术后5个月~3年随访,术后肢体血液循环良好,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通畅,属优良循环23例,良好循环9例,术后局部发生皮肤坏死4例,经植皮及皮瓣覆盖创面,肢体成活.结论 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金喜素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金喜素1mg/m^2静脉点滴,第1~5天;DDP25mg/m^2,静脉点滴,第1—4天;每21-28天重复为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CR1例,PR14例,总有效率CR+PR46.9%。本案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金喜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49例、Luminal B型41例、HER-2阳性型44例,三阴性组(TNBC)5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E-cadherin在TNBC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随访54例TNBC患者3年复发或转移率及PFS。结果:乳腺癌中E-cadherin阳性率为52.13%,Luminal A型组阳性率为63.27%、Luminal B型组阳性率为63.41%、HER-2阳性组阳性率为43.18%及TNBC组为42.59%,四组间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TNBC与HER-2阳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χ2=0.003,P>0.05),而TNBC组阳性率较Luminal A型组和Luminal B 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2.59% vs 63.27%,χ2=4.40,P<0.05,42.59% vs 63.41%,χ2=4.05,P<0.05);TNBC中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年龄无关 (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负相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总体3年复发或转移率高达55.56%,无病生存率为44.44%。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39.13%,E-cadherin阴性组复发转移率为67.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3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E-cadherin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cadherin表达不同,E-cadher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期及浸润转移呈负相关,对预测3年复发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