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别判断血浆醛固酮水平〉正常者及醛固酮水平≤正常者两组患者对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42例,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常规治疗+螺内酯)及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在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作对照比较。结果342例CHF患者中228例(66.6%)血醛固酮水平〉正常,螺内酯治疗疗效明显(P〈0.01);114例(33.3%)血醛固酮水平≤正常,螺内酯治疗与仅行常规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对血醛固酮水平〉正常的CHF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2.
53.
54.
近红外线、超声波及手诊检查乳腺肿瘤大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近红外线,超声波及手诊检查在乳腺肿物测量中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了乳房的良、恶性肿瘤共91例,其中良性肿瘤51例,恶性肿瘤40例.分别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定肿瘤水平面的最大直径,将其与病理学测量值作比较.结果良性肿瘤,各种测量方法与病理学测量的差异不大.恶性肿瘤,病理学测量的直径为2.9cm(0.5~8.5),手诊查体所测结果最大,直径为3.6cm(1.0~10.5);其次为近红外线,直径为3.3cm(0.5~9.5);超声波检查结果最小,直径为2.7cm(0.5~8.5).与病理检查相关最近的是超声波检查,相关系数为0.92,标准误为0.20.结论三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均有一定差距,其中以超声波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差距最小.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评估全裸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共实施人工裸关节置换术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52至66岁,平均61岁;病程9个月至18年.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未取得疗效,踝关节疼痛,影响活动.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取得患者随访,时间为2~9年,平均5.4年;18例患者中16例对疗效满意.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分,从手术前27~53分,平均(41.5±6.8)分,提高到手术后60~91分,平均(74.6±9.7)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手术前5-10分,平均(8.4±2.1)分提高到手术后1~4分,平均(2.3±0.9)分.无患者需行踝关节融合术或踝关节翻修术.根据影像学评估,16例假体位置稳定且没有下沉迹象,2例胫骨假体和骨质接触发生气球状骨溶解,但无症状.结论 采用TAR术进行踝关节置换是治疗踝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探讨,提出“易怒”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易怒应为怒致病的主要个性特征和重要发病条件,以期为怒致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途径。 相似文献
58.
肺炎支原体 (MP)为小儿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 ,且本病发病率近年逐渐增多 ,并有向婴幼儿期扩展的趋势[1 ,2 ] 。其独特的生物效应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对本病的诊断方法虽有进展 ,但X线仍为应用最广泛的诊断方法 (有效、简单、经济 ) ,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对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1月证实为支原体肺炎的 1~ 14岁患儿X线片进行分析 ,其中男 65例 ,女 45例 ,男女比为 1.4∶1;发病年龄 1~ 3岁者 14例 ( 12 .6% ) ,4~ 6岁者 3 3例 ( 2 9.7% ) ,7~ 14…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在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某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97例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行胚胎移植时是否应用环孢素A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43例。比较2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组胚胎着床率(28.89%)、临床妊娠率(46.3%)均高于对照组(11.11%,23.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活化的CD3+T细胞比率(CD3+HLA-DR+)、B淋巴细胞(CD3-CD19+)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能增加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促使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布向有利于胚胎着床方向偏移,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