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筛选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研究口腔鳞癌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10 例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二维电泳,选择在表达差异量较大的29 个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 结果: 口腔鳞癌及相应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2 325±390和2 487±281.双向凝胶电泳图显示,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9 个,这29 个点在癌组织中均为低表达,对其进行了质谱(PMF)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 个点,它们是:β纤维蛋白(fibrin beta)、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TIM)、unknown蛋白.结论: β纤维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unknown蛋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其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DNA含量(DI)、倍体、S期细胞比例(SPF)、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指数(APO)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癌变监测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免疫组化等方法对DMBA致地鼠颊囊粘膜癌前病变及癌变过程中的DNA含量、倍体、SPF、AgNOR及APO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在Ⅰ—Ⅳ组间(Ⅰ组为正常颊囊粘膜、Ⅱ组为上皮单纯增生、Ⅲ组为上皮异常增生、Ⅳ组为癌肿组)DNA含量、异倍体出现率、SPF、AgNOR计数及PCNA表达依次递增;APO指数随Ⅰ—Ⅲ组依次升高,Ⅳ组时下降。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方程,回代判别准确率为90%。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综合监测为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癌变的细胞动力学的动态规律的观察提供有益的资料,并对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癌前病变及其癌变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隐裂牙的临床分析与光镜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培新  王文梅 《江苏医药》1998,24(4):260-261
通过对172例206个隐裂牙的临床资料分析,和对其中18例牙髓组织病理检查及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隐裂牙的发生与结构缺陷和外力损伤有关,好发于咀嚼力强的中年组,病理损害与龋病引起的牙髓炎相同且不可逆。治疗在充分磨改降低咬的同时应行牙髓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3(desmoglein 3,Dsg3)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就诊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30例,检查患者口腔病损部位,评估口腔损害严重程度,并采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与致病相关的抗Dsg3抗体水平,并分析血清抗Dsg3抗体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3抗体水平为(116.52 ± 7.35)U/mL。抗Dsg3抗体水平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年龄、性别及口腔病损部位均无关(均P > 0.05),与口腔损害严重程度有关(Z = -3.070,P = 0.002)。结论    血清抗Dsg3抗体水平能反映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口腔损害的严重程度,可用于监控病情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萎缩性舌炎(atrophic glossitis,AG)分型及其与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叶酸(fo?lic acid,FOL)及血细胞参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70例AG患者(AG组)按照是否伴有舌黏膜糜烂或溃疡分为复杂型AG组和单纯型AG组,65例无口腔黏膜病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复杂型AG组、单纯型AG组及对照组外周血的VitB12、FOL及血细胞参数水平,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杂型AG组VitB12水平低于单纯型AG组,且红细胞计数(red bloodcellcount,RBC)为(3.52±0.69)×1012·L?1,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为(11.97±1.70)g·dL?1,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cellcount,WBC)为(4.85±1.16)×109·L?1,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为(2.76±0.99)×109·L?1,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PH)为(1.48±0.44)×109·L?1,以上结果均低于单纯型AG组(P<0.05);复杂型AG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redbloodcellvolume,MCV)为(104.90±11.13)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hemoglobin,MCH)为(34.83±4.56)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MCHC)为(331.09±13.60)g·L?1,以上结果均高于单纯型AG组(P<0.05),FO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VitB12、MCV、MCH、MCHC、WBC、LYMPH、NEUT水平与萎缩性舌炎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复杂型AG的VitB12缺乏程度更明显,大细胞性贫血情况尤为突出,且与WBC、NEUT、LYMPH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36个活髓隐裂牙金属全冠修复两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活髓隐裂牙全冠直接修复的两年疗效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活髓隐裂牙的保存治疗。方法:根据隐裂牙的临床表现和检查,将36个活髓隐裂牙分为两组,Ⅰ组:18个,隐裂处染色、着色,有咬合痛;Ⅱ组:18个,隐裂处染色、着色,有咬合痛,同时对冷热刺激有一过性疼痛。对两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Ⅰ组18个患牙,2年的治疗成功率100%,Ⅱ组18个患牙,2年的治疗成功率72.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对隐裂牙应进行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及分类,保存活髓的直接金属全冠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双向电泳方法,比较不同染色方法的图谱,以助于对髁突软骨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取第3代大鼠髁突软骨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质,进行不同pH宽度的双向电泳,对蛋白质定量、样品溶解、聚焦时间、二向平衡时间进行探讨,并比较银染(silver)和改良考马斯亮蓝染色法(coomassi blue-silver)对图谱的影响,对获得的图谱进行Pdquest(Version 7.1)图像分析.结果:采用Bio-Rad标准方法进行双向电泳获得理想的2-DE图谱.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蛋白质大多集中在pH4~7范围.在窄范围的pH4~7分离后,蛋白质点分散.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到(1203±86)个蛋白质点,银染色检测到(1769±97)个蛋白质点.与改良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比较,银染能更好地显示低丰度蛋白质,但背景加深.结论: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方法可靠,结果较为满意,丰富了蛋白质组学数据库,为颞下颌关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质点清晰,背景干净,更利于后续的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建立Beagle犬后牙完全性纵折口外粘结再植模型方法。方法:选取32颗Beagle犬前磨牙,劈裂牙冠后完整拔出,体外完成根管治疗,Super Bond C&B粘结剂粘结两纵折片,植入牙槽窝,Ribbond弹力纤维固定实验牙。通过大体检查和X线放射检查观察实验牙8周。结果:劈冠后拔牙口外粘结再植成功率为71.9%。结论:Beagle犬前磨牙可作为建立后牙完全性纵折口外粘结再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