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正>患儿男,10岁,发现腹部包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0.0 cm×8.0 cm×7.0 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可推动,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浊音阴性;可闻及肠鸣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四项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胰头区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62.
快速静点甘露醇致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丁某,女,77岁,于2007年8月13日以"意识不清4小时"收入我科。查体:神志不清,瞳孔对光反射(+),压眶反射(+),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既往有脑出血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血肿破入侧脑室。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环丙沙星的脂质体剂型(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硫酸铵梯度法方法,制备环丙沙星脂质体;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不同剂型(游离或脂质体包裹)对敏感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描记杀菌曲线.结果 与游离环丙沙星相比,环丙沙星脂质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与MIC50为前者的1/2和1/4,累计抑菌曲线和杀菌曲线左移.结论 相对游离剂型,环丙沙星脂质体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更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多层螺旋CT成像的各向同性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110例受检者行上腹部扫描,在其处理的图象上测量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或共干的夹角。结果受检者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或共干的夹角为12.8~114.4(54.77±17.55)°。认为肝静脉夹角的测量可为经下腔静脉前入路绕肝带提拉法肝脏肿瘤手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改善pH依赖型难溶药物双嘧达莫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以L-型肠溶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为载体,将药物与Eudragit L的混和有机液喷包于微晶纤维素(MCC)空白丸芯上形成膜衣骨架型共沉淀物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固体分散物中双嘧达莫的晶体性质,考察不同比例组成的固体分散物的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肠溶固体分散物中药物的晶型消失,随载体比例增大,药物在人工胃液中的溶出减缓,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加快.结论药物经固体分散技术处理后以无定型态分散于载体中,溶出行为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6.
应用甲肝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接种是当前预防甲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业已从局部范围的试用逐步推向农村地区大面积的接种。我们于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在湖州市进行试点,对农村地区大规模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的免疫对象、免疫效果、接种反应、免疫保护诸方面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制备非洛地平一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研究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上的降压作用特征。方法50只3月龄SHR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剂量分别为1mg-10mg·kg^-1口服混悬液治疗组及1mg-10mg·kg^-1、3mg-30mg·kg^-1、9mg-90mg·kg^-1的透皮贴剂治疗组。另设同月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以无创性尾套法测定单次给药后大鼠血压和心率,初步评价贴剂的降压作用。结果贴剂应用后2h起效,降压强度在18~24h达峰效应,作用可持续36~72h;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降压强度和持效时间具有剂量依赖性,效果显著优于两药口服联用(P〈0.05)。结论该贴剂使用方便,降压效果确切,作用平稳,持效时间长。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适用于高血压的长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8.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基础处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贴剂外观和黏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考察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的投料量、复合压敏胶材料Eudragit E PO和Eudragit RL PO重量比、增塑剂(PEG 400)和交联剂(琥珀酸)用量等因素对贴剂质量的影响。优选的基础处方为: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投料量分别为2%和20%、Eudragit E PO-Eudragit RL PO为5:5(w/w)、PEG 400和琥珀酸用量分别为10%和12%。结果表明,该处方制备的贴剂外观良好,黏性适宜,药物体外释放速率和稳态透皮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9.
循证医学对临床药学开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起源于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巴黎,直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流行病学家又疾呼临床实践需要证据.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蓬勃开展.1980年,EBM开始得到广泛关注.1993年成立了世界循证医学协作网.早在1986年,我国国家攻关课题--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China)和上海硝苯地平老年高血压试验(stone)就开创了我国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实际疗效为准则的循证医学已成为医学发展和药物治疗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将成为21世纪医院临床药学特别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与基础.  相似文献   
70.
用牵引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45例,并与同期用单纯牵引方法治疗本症患者33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8%和78.8%,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