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开窍利咽组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均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开窍利咽组穴、辨证取穴及咽后壁点刺疗法,对照组给予项针加咽后壁点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给予洼田饮水试验、大西幸子言语功能状态分级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大西幸子言语功能状态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窍利咽组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2.
目的完善头孢菌素类药品注射剂的无菌检验方法。方法以2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为例,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适度冲洗并加入适量青霉素酶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通过对阳性对照菌、冲洗量及青霉素酶的加入顺序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无菌检查方法。结果头孢替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两种头孢菌素注射剂对7株阳性代表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无菌检查法必须建立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无菌检查方法准确、可靠,建议将其收载入《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血液磁化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0 0例血液高粘血症患者应用血液磁极化疗法 (血磁疗法 )进行治疗 ,一疗程后作自身对照。结果 :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血液磁疗法高效、短程、安全、简便 ,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同时加用艾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6个月以内病程总有效率为94.4%,6个月以上病程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分别为70.0%、79.2%和56.3%,两组总有效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以上病程的疗效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戊二醛聚合牛血红蛋白注射液(glutaraldehyde polymerizes bovine hemoglobin injection,代号:HSRP1)在兔重度失血性贫血早期灌注的疗效。方法 建立兔控制性重度失血性贫血模型,将制模成功的12只兔分为HSRP1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odium lactate ringer′s injection, LR)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HSPR1组和LR组分别用HSRP1和LR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实验兔的存活率,并测量失血前后、灌注后24 h内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静脉血气、血浆血红蛋白,以及碱剩余、乳酸和碳酸氢根等指标。结果 HSRP1组实验兔存活率与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血后,各组实验兔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灌注后HSPR1组实验兔的平均动脉压与L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RP1组实验兔在灌注第二阶段,血液乳酸浓度和碱剩余在各时间点与LR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灌注后2 h时,呼吸频率与LR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56.
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HBOCs)是1种具有高效携/释氧功能的人工血液代用品。近年来,HBOCs因其高效携/释氧能力受到高度关注。研究表明,HBOCs在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有关HBOCs用于器官移植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以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为参比制剂,评价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分组实验设计,给4条Beagle犬分别口服单剂量50mg的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徽丸和普通片,按设计采集12h内动态血标本;以经改进的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以二室模型计算两种制剂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参比制剂和测试制剂的tmax分别为(0.92±0.09)h和(1.57±0.12)h,Cmax分别为(434.4±36.93)ng·ml-1和(279.52±24.8)ng·ml-1,AUCo-12分别为(922.56±52.73)ng·h·ml-1和(1152.87±55.18)ng·h·ml-1,t1/2α分别为(0.69±0.05)h和(0.89±0.12)h,t1/2β分别为(4.71±0.71)h和(17.6±5.53)h,MRT分别为(2.91±0.14)h和(3.54±0.06)h,统计分析显示,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相对于普通片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125.06±4.38)%.结论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其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吸收程度显著优于双嘧达莫普通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测定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血药浓度 ,通过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体外溶出度实验 ,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体内外参数的相关性并提供质控方法。方法 采用改进的HPLC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释放度实验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附录中有关转篮法规定进行 ,以美国HansonResearch全自动溶出测定仪进行操作。结果 以药物累积吸收百分率Y与相应时刻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X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 =1 0 .90 0 6 +1 .1 792X (r =0 .90 3 6) (P <0 .0 1 )。结论 自制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体内外各参数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60.
肝静脉分型与测量参数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影像角度揭示构成活体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及右下肝静脉(IRHV)等血管的立体构成,为肝脏手术术前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110例受检者于CT增强60~75S后行上腹部扫描,对HV、IVC及IRHV等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立体最大密度投影(3D-MIP)成像。根据HV汇入IVC的方式进行分型,测量肝右静脉(RHV)与肝中静脉(MHV)或与共干的夹角、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观察IRHV的出现几率,并测最RHV至IRHV的距离。结果在110例受检者中3支型(肝的3支静脉分别汇入IVC)6例(5.45%),中、左支共干或合干型(肝中、左支静脉共干或合干后汇入IVC)98例(89.10%),中、右支共干型(肝中、右支静脉共干后汇入IVC)6例(5.45%)。RHV与MHV或与共于的夹角为(55±18)°;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为(21±7)mm。30例出现IRHV,出现几率为27.27%;IRHV至RHV的距离为(53±11)mm。结论利用MPR成像可准确地测量构成此间隙的各相关参数值,对指导手术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