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糖尿病(Diabetes,D)对脑梗塞(Cerebralinfarction,CI)、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CH)的发病率和预后存在多方面影响;而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不仅与D有关,而且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P)、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从而对CI、CH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一、糖尿病对脑梗塞、脑出血发病率的影响 D是CI的独立危险因素,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D使CI的发病率升高、平均发病年龄提前。Burchfiel等对7549例日籍居于日、美的无冠心病、无中风史的男性作22年的追踪研究,据口服糖耐量试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蛋白C(PC)、蛋白S(PS)、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间的关系.方法对804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及16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行PC、PS、APCR检测.结果在缺血性卒中组PC、PS活性分别为(115.8±12.5)%和(112.6±13.8)%,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的(119.2±11.3)%和(112.1±16.5)%及对照组的(120.2±12.8)%和(122.4±15.8)%(P<0.01).进一步比较发现,<45岁的缺血性卒中组的PC、PS分别为(54.67±8.9)%和(40.49±9.1)%,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S在45岁以上的缺血性卒中组为(119.2±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4±15.8)%,(P<0.01),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APCR总发生率6.6%(64/972),其中缺血性卒中组为7.14%(46/644),出血性卒中组为6.25%(10/16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组APCR的发生率为46.3%(25/5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PC、PS活性降低,APCR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与45岁以下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对423例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16-20u,qd×10-14。并与常规治疗的309例作对比研究。以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为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病人总效率分别为85.14%(252/296)和73.1%(150/205),(P<0.005),治疗组脑出血病人的总体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脑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15.54%(46/296)和11.71%(24/205),脑出血病人为22.05%(28/127)12.5%(13/104)(P<0.05);显著进步率分别为41.89%(124/296)和25.37%(52/205),34.65%(44/127)和17.31%(18/10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开始恢复的时间分别为发病后9.17±2.14和13.84±2.51天,脑出血为14.83±2.44和21.06±3.82天,(P<0.05)。结论:胰岛素对急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可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胰岛素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4.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廷瑞  王振才  李晓 《临床荟萃》2000,15(18):855-856
普通肝素 (standardheparin ,SH )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SH具有广泛临床用途的同时 ,其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发生率高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肝素的应用。 2 0世纪 80年代初 ,有人从SH中分离出低分子肝素片段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 ,相对分子质量范围 40 0 0~ 6 5 0 0。与SH相比 ,LMWH具有抗FXa作用强 ,抗FⅡa作用弱 ,生物利用度高 ,血浆半衰期长等优点。从此人们开始重视对LMWH的研究 ,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由于…  相似文献   
45.
抗磷脂抗体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 ,aPLs)是一组与中性或负性磷脂结合特性的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M )。包括狼疮抗凝物质 (lupusanticiagulants,LAs)和抗心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 ,aCLs)。aPLs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cuteischemiacerebralvasculardisease ,AICVD)的独立危险因子[1] 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其确切机制未完全阐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干预使这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超急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4例发病12小时以内的脑梗死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日3次,持续10日,第一日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至200万单位,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7%(16/24),总有效率88%(21/2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11±4)日、对照组(21±5)日(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6/24),对照组10%.治疗组6小时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6小时至12小时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低分子量肝素与尿激酶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疗效.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为发病后6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47.
持续性植物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在脑外科、神经科及康复科等科室中 ,常可见到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 ,PVS)的患者。据粗略估计 ,我国PVS患者约 7— 10万[1] 。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致残严重且缺乏有效治疗 ,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目前对PVS的认识尚未统一 ,其诊断、评定及治疗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严重残疾所引起的社会及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1972年 ,Jennet和Plum首先提出PVS ,并用来描述严重脑损伤患者表现出的无意识功能而保持…  相似文献   
48.
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基强地松龙、地塞米松对急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探讨激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对59例颈髓损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甲基强地松龙组(19例)、地塞米松组(25例)和常规组(15例),根据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并比较疗效,记录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甲基强地松龙组感觉改善优于另外两组,运动改善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与常规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类固醇激素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甲基强地松龙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4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4例AICVD患者皮下注射LMWH并与口服阿司匹林或盐酸噻氯匹啶的72例作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并比较两组出血性梗死、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LMWH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或盐酸噻氯匹啶对照组。CT、PT、PLT在两组间及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LMWH可有效地阻止缺血性卒中的进程,减少短暂性情绪脑缺血发作(TIA)向脑梗死转化,不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结论 LMWH对AICVD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或盐酸噻氯匹啶,安全性高,特别适于治疗进展型卒中,中阻止TIA向脑梗死转化,减少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9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百优解治疗组(n=4 1 )和对照组(n =4 1 )。6周后根据HAMD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AMD评分及MESSS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抑郁因神经功能恢复而改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