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陈君  王成虎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2):148-148,150
2004年3月~2005年6月我们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0例(其中40例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肝胆外科完成)。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42例,女58例,24~76岁,平均46岁。其中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88例,胆囊息肉8例,结石性胆囊炎3例,非结石性急性胆囊  相似文献   
52.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以探讨其相对合理的治疗剂量.方法 成年比格犬24条,用介入技术建立犬脑栓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小剂量组(r-Sak 5 000 u/kg)、中剂量组(r-Sak 10 000u/kg)和大剂量组(r-Sak20000 u/kg).栓塞后5 h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所栓塞血管的通畅情况,插管至左颈内动脉分别在30 min内注入药物行溶栓治疗,在溶栓后0.5、1及2 h复查DSA,观察栓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并分别在溶栓前0.5 h、溶栓后0.5 h、1 h及2 h抽取犬静脉血检测PT、APTT和D-二聚体.24 h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溶栓后2 h内造影显示对照组、r-Sak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10)、40.0%(4/10)、90.9%(10/11)和100%(9/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完全通畅的比率分别为0、10%(1/10)、36.4%(4/11)、66.7%(6/9),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5).溶栓后PT、APTT在r-Sak各剂量组均显著延长(P<0.001);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各组P>0.05).溶栓后r-Sak大剂量组有1例死亡,病理检查在其顶叶脑实质见出血灶,其余动物均存活.结论 ①在犬脑梗死的超急性期,r-Sak动脉内溶栓治疗有效、可行,r-Sak对含少量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有显著溶栓作用,剂量大或等于10000 u/kg时血管再通率高,剂量再增加出血风险加大;②r-Sak在有效剂量范围内不激活犬的系统纤溶,但对犬的凝血系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4.
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动脉内尿激酶(UK)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犬自体血栓建立选择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24只犬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0 min内经导管注入UK10 000 u/kg)、静脉溶栓组(2 h内经静脉滴入UK 20 000 u/kg)及对照组(2 h内经静脉滴入生理盐水100ml),每组8只.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PAMP)、血气分析(PaO2、PaCO2)、凝血指标(PT、APTT)和D-二聚体(D-D)以及肺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溶栓后2 h三组PAMP、PaO2及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 h动脉组与静脉组的PAMP、PaO2及D-D值比较无差异(P>0.05).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组比静脉组能更快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血供.结论 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所需的UK剂量小,并能更快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恢复肺组织血流.  相似文献   
55.
正髂腰韧带损伤在临床较为多见,多为慢性损伤,是造成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因其病位深在,临床症状与骶髂关节错位损伤、腰背筋膜损伤相似,常致诊断不明而混淆。临床上关于针刺、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中药单法或联合应用治疗髂腰韧带损伤的报道很多,均取得满意疗效。现笔者将中医药治疗髂腰韧带损伤的近况综述如下。1单法应用1.1针刺疗法周立武等[1]将140例腰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恢刺法,先直刺入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部疼痛(LBP)患者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HIZ)发生特点与规律。方法 对72例椎间盘源性LBP患者(LBP组)、30例无LBP病史患者(对照组)行1.5T腰椎MRI, 评价所有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及HIZ, 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HIZ均发生于Ⅲ-Ⅴ级退变椎间盘, 以L3-4、L4-5、L5-S1腰椎间盘最易受累。LBP组HIZ阳性34例, 共累及99个腰椎间盘, 25例为多发HIZ(HIZ累及≥2个腰椎间盘);对照组HIZ阳性11例, 共累及21个腰椎间盘, 4例为多发HIZ。两组患者椎间盘HIZ发生率(LBP组:99/360, 27.50%;对照组:21/150, 14.00%)、多发HIZ患者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0.725、5.010, P=0.001、0.025)。结论 HIZ是Ⅲ级以上椎间盘退变的表现, 并不是椎间盘源性LBP的特异性征象, 但LBP患者椎间盘HIZ发生率增高, 多椎间盘受累对提示椎间盘源性LBP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重组葡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溶栓的时间窗。方法成年比格犬24条,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r—Sak 6h动脉溶栓组和3h静脉溶栓组。用介入技术建立犬急性脑梗死模型,溶栓前行脑血管造影,分别经动脉和静脉进行治疗(对照组和6h动脉溶栓组:分别在栓塞后6h经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和r—Sak0.2mg/kg+生理盐水10ml;3h静脉溶栓组:栓塞后3h经静脉注入r—Sak0.2mg/kg+生理盐水10m1),在溶栓后30、60及120min分别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并在溶栓前30min,溶栓后30、60及120min抽取犬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栓塞后24h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溶栓后6h动脉溶栓组、3h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有效的血管数分别为11支(11/13)、8支(8/11)和1支(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完全通畅的血管分别是6支(6/13)、2支(2/11)和0支(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h动脉溶栓组和3h静脉溶栓组间有效和完全再通的血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0和0.211)。溶栓后PT、APTT在r-Sak溶栓组均显著延长,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24h后动物均存活,6h动脉和3h静脉溶栓组临床症状较轻,病理检查未发现脑出血并发症。结论r-Sak动脉内6h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早期血管再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常规斜视矫正术的Ⅲ型ACCE 患者31例,年龄14~39岁。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双眼的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术中测得的内直肌附着点、术前与术后的斜视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资料,随访时间6~12(7.4±2.6)个 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的差异,采用传统配对卡方检 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远立体视的变化,采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近立体视锐度 的变化。结果:31例Ⅲ型AACE患者中,高度近视3例(10%),中度近视25例(81%),低度近视2例(6%), 正视1例(3%)。所有患者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6~10)(7.8±1.1)h,内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的平均距离为(4.9±0.1)mm。术前患者看近(33 c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35 PD,看远(6 m)的斜视 度的中位数为40 P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6,P=0.00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 成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术后患者看近与看远的斜视度的中位数均为0 PD;与术前相比,术后 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斜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Z=-4.865, 均P<0.001)。患者术前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4°,术后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Z=-3.149,P=0.002)。与术前相比,术后有16例(84%)患者恢复了远立体视,19例(95%)患 者恢复了近立体视功能,术前与术后的远立体视功能(χ2 =14.063,P<0.001)、近立体视功能(χ2 =24.000, 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内直肌附着点靠前、中度近视可能是 Ⅲ型ACCE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按照常规手术量行斜视矫正术能有效改善Ⅲ型ACCE患者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近立体视。  相似文献   
5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4岁,因“服用有机磷农药3小时,意识丧失1小时“入院.入院前3小时,患者服用有机磷农药约1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随即意识丧失,于当地医院急救处理后送入本院.……  相似文献   
60.
采用胸外侧斜切口或腋下直切口 ,不切断胸壁诸块肌肉 ,不切除一根肋骨进入胸腔的新方法施行胸内手术 6 4例 ,其中肺叶切除 30例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下吻合 13例 ,一侧全肺切除 7例 ,肺大泡切除 7例 ,外伤性肺破裂修补 5例 ,后纵隔肿瘤切除 2例。结果切口甲级愈合。认为开胸非横断胸壁多块肌肉 ,不切除肋骨的胸外侧斜切口或腋下直切口的胸内手术 ,手术野仍有良好的显露 ,具有损伤小 ,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适用性广且能兼顾胸廓完善 ,切口疤痕细小美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