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2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8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18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346篇
预防医学   552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593篇
  16篇
中国医学   513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和评价采用宝石能谱 CT 单能量成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门静脉图像的质量,并将其与传统多排螺旋 CT 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搜集临床有恶性肿瘤病史、治疗后随诊行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A 组(最佳 CNR 单能量组)、B 组(60keV+40%ASiR 组)及 C 组(常规螺旋 CT组),每组30例。A 组门静脉期采用能谱扫描模式扫描,双电压快速切换;从扫描数据中重组出40~140keV 能量段的101组单能量图像,得出门静脉主干 CNR 随能量变化曲线,进而得出能谱 CT 成像中最佳能量点的单能图像;B 组门静脉期采用能谱扫描模式扫描,双电压快速切换,从扫描数据中重组出60keV 的单能量图像,并加上40%的 ASiR。C 组门静脉期采用常规肝脏增强扫描模式扫描得到门静脉期扫描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图像中门静脉、肝实质的平均CT 值及其差值、图像噪声及 CNR。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盲法下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门静脉最佳CNR 单能量水平集中在55.87keV 左右。在 A、B、C 组图像的 CNR 分别为6.81±1.87、8.09±2.29、3.30±1.08,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28±0.58分、4.35±0.56分和3.58±0.46分。A、B 组的 CNR 和图像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 C 组(P <0.001)。结论:MSCT 门静脉成像中最佳 CNR 单能量与60keV+40%ASiR 图像较常规螺旋 CT 图像成像质量大大提高,均可在临床血管成像方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2.
舌癌是口腔癌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颈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及治疗。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生物学作用,建立具有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舌癌动物模型,提高淋巴结转移率,对推动舌癌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作用下兔舌癌高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建立的原理及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3.
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为探讨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安全性及其方法。对13例AVNRT行冷冻消融慢径,用-30℃冷冻粘附后行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且无快径损伤后,立即进行-75℃冷冻消融,消融240~300s,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房室结传导功能,一旦发现有房室结损伤,立即终止消融,改换靶点。结果:13例,均获成功,随访1~9个月,无复发;在-30℃冷冻标测时,冷冻消融导管头端与靶点冷冻粘附,无位移现象;冷冻消融过程中无结性早搏或结性心律出现;1例在冷冻标测,另1例在冷冻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立即停止冷冻后复温,即刻传导恢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冷冻消融是治疗AVNRT的有效方法,并能降低永久性房室阻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宫内炎症暴露对早产儿固有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出生、胎龄35周的早产儿47例纳入本研究。依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宫内炎症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黏附法分别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用内毒素(LPS,100 ng/ml)刺激单个核细胞12 h后,流式细胞术(PCR)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量以及CD3+CD4+/CD3+CD8+的比例。用LPS(100 ng/ml)刺激单核细胞6 h后,Real-Time PCR检测单核细胞IL-1β、IL-6、IL-10、TNF-αm RNA表达量的变化。ELISA检测脐血以及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结果宫内炎症阳性组脐血血浆IL-6水平高于宫内炎症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PS刺激后,两组单核细胞IL-1β、IL-6、IL-10、TNF-αm RNA表达量及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刺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后,宫内炎症阳性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量显著降低,而宫内炎症阴性组则显著升高,与刺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组HLA-DR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2)。结论宫内炎症暴露并不影响早产儿脐血单核细胞对LPS的应答反应水平,但可抑制单核细胞激活后主要抗原递呈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研究海藻氨酸 (KA )致痫后海马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 (Glu Ts)的功能变化 ,观察牛磺酸(Tau)对 KA点燃及点燃后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 组 )、KA组 ( 组 )、Tau低剂量组 ( 组 )、Tau高剂量组 ( 组 ) ,每组各 10只。 组和 组分别腹腔注射低剂量 (1g/kg)和高剂量 (2 g/ kg) Tau,每日 1次 ,第 3天注射后 0 .5小时 ,与 KA组一起腹腔注射 KA10 mg/ 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NS) 1m l。观察各组的痫性发作情况 ,并于 2 4小时后将大鼠处死 ,剥离右侧海马 ,制备海马突触颗粒 ,测定其摄取 3H- L -谷氨酸的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A组点燃后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降低 (P<0 .0 1) ;与KA组相比 , 、 组的点燃潜伏期延长 ,点燃率、痫性发作分级及死亡率均降低 ,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增强 ,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KA可造成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降低 ,Tau可抑制 KA引起的癫痫发作 ,其原因可能部分与改善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对428例PCI术后3年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70.3%,在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方面达到正常的比例较低。影响社会功能的因素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屈服应对、总体社会支持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睡眠质量(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远期社会功能状况还有待改善,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PCI术后患者远期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CD45/SSC、CD38/SSC及CD45/CD38 3种设门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表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免疫表型与反映MM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45/SSC、CD38/SSC、CD45/CD38 3种设门方法的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0例初诊MM患者浆细胞表面CD138、CD56、CD117、CD13、CD19等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另仅使用CD38/SSC设门术,对44例初诊MM患者及12例对照组患者浆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浆细胞表面各CD抗原表达与反映MM疾病进展指标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关性。结果 CD38/SSC、CD38/CD45设门组CD56、CD138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D45/SSC组(P0.05),CD38/SSC与CD38/CD45设门间各CD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8阳性率在CD45/SSC设门组明显低于CD38/SSC及CD45/CD38组(P0.05),余各组间CD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D38/SSC设门术时,MM组与对照组CD56阳性率(70.5%和8.3%)及CD19阳性率(13.6%和1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M浆细胞典型免疫表型为CD38++CD138+CD56+CD19-,而正常浆细胞为CD38++CD138+CD56-CD19+。CD56+MM患者清蛋白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56-MM患者(71.0%vs 38.5%,P0.05),CD13+MM患者比CD13-患者更易出现LDH异常增高(50.0%vs 13.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M患者CD56表达率与Cr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5),CD13表达率与LDH水平呈正相关(r=0.359,P0.05),其他CD抗原表达与Hb、Alb、Cr、β2-MG、CRP及LDH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中采用不同设门方法圈定浆细胞的有效性不同,CD38/SSC及CD45/CD38设门明显优于CD45/SSC设门,常规临床检测可使用CD38/SSC设门技术。MM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选用恰当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MM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女性耻骨直肠肌杨氏模量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未育及已育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方法未育女性73例(未育组),已育初产妇45例(产后1~6年,已育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杨氏模量值,并计算差值,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未育组及已育组双侧PR各部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大(P均<0.01)。未育组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PR各部的杨氏模量值及各部收缩前后变化差值与已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WE可以定量评估耻骨直肠肌的弹性功能。未育及已育初产妇PR最大收缩状态下的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下大。在静息状态下、最大收缩状态下及收缩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差值,已育初产妇与未育女性的杨氏模量值无差异,分娩对耻骨直肠肌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SC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202例患者(宫颈癌组),均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期住院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130例(CIN组),均经宫颈锥形切除或子宫切除手术病理确诊。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SCC检测采用Abbott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Axsym)的微粒子酶免疫(MEIA)分析技术,试剂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SGF检测试剂盒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产的DENLEYDRAGON酶标仪,TSGF≥64U/mL定为阳性,TSGF64U/mL定为阴性。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TSGF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血清SCC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组TS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诊断中,血清SCC、TSGF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测指标。通过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宫颈癌的大规模筛查和住院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通过离体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研究2型糖尿病db/db小鼠小脑的代谢变化。方法:采用8只15周龄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为实验组,11只15周龄野生正常小鼠为对照组,对其小脑组织进行离体的1H NMR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脑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丙氨酸(Ala)等代谢物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谷氨酰胺(Gln)、牛磺酸(Tau)、乳酸(Lac)等代谢物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组学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小脑中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出现了紊乱,这为进一步认识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