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浊毒浅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有关"浊"和"毒"的概念上迄《黄帝内经》,下至明清民国时期,医学文献均分别有散在论述。李佃贵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浊毒并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多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致病有3个特点:(1)黏滞难解,易阻遏气机;(2)入血入络易伤气阴;(3)气血失调易瘀易积。浊毒为患所造成的病证,属于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临床常表现为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常伴有颜面晦浊、黯滞、少泽,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舌质黯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等脉证表现。因此,概括来说,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证则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中的病理状态。浊毒学说是研究浊毒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学说。浊毒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与浊毒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辨证论治规律的应用理论体系,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浊毒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规律,对完善中医学术理论、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并提高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浊毒理论体系,扩大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本刊将从2010年1月号起开辟"浊毒证治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同探讨、研究浊毒理论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郁热阴伤证进行探讨研究,为GERD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02例GERD患者,制定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相关信息,建立中医证素数据库,随机分为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以训练样本组数据建立相关量化诊断模型,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筛选,运用CART决策树对诊断模型进行剪枝,运用条件概率换算公式建立相关因素赋分表,通过绘制ROC曲线选择最佳诊断阈值,根据诊断性试验评价原则,分别计算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数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对量化诊断模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检验。结果:共提取28项中医证素,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到16项相关因素,其中包括正相关因素8项,负相关因素8项,进一步运用CART决策树精简后得出6项中医证素,筛选出2条判断规则。训练样本组和验证样本组ROC曲线下面积、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993、95.0%、97.0%、96.3%、32.0和0.949、87.5...  相似文献   
153.
文章介绍王彦刚教授从核心病机观出发,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针对浊毒内蕴之核心病机,在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选用疏肝理气、清热祛湿、化瘀通络、消食化积、清宣郁热、清热解毒、滋养胃阴、健脾养胃八法。把握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病机对症用药,同时将化浊解毒之法一以贯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6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调肝方(茯苓、泽泻、青皮、当归、茵陈、郁金等),对照组30例,服用吗丁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提示:应用调肝方可以改善肝炎后肝硬化伴胃动力障碍,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5.
李佃贵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范畴,“胃癌前病变”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化。李佃贵教授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40余年,学验俱富,疗效卓著。笔者师从李教授,获益匪浅,兹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6.
克“毒”制胜靠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9年第2期《中医药通报》上,我们于“毒的启示”一文里,主要谈到了什么是毒,“毒从何来”的问题。在本文里,我们着重探讨中医克毒制胜的智慧,回答“毒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7.
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医的经典《内经》里,清浊是经常被使用的词语,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是,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8.
浊毒理论借鉴了《内经》的清浊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浊毒证研究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一项科学研究,它必须符合中医基本理论,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所说,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千年不倒”。那么,浊毒理论在中医经典著作里的依据是什么呢?浊毒理论首先是借用了《内经》关于清浊的认识。在中医的元典《内经》里,清浊是经常被使用的词语,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是,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为此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9.
浊毒型慢性胆囊炎豚鼠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天川  王彦刚  王红英 《河北中医》2010,32(10):1556-1558,1561
目的建立浊毒型慢性胆囊炎豚鼠模型的复制方法,提供符合浊毒证中医证候特征及表现的实验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加以分析和评价。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石胆酸模型组、外因浊毒型慢性胆囊炎模型组(外因模型组)、内因浊毒型慢性胆囊炎模型组(内因模型组)、内外因浊毒型慢性胆囊炎模型组(内外因模型组)、内外因浊毒型慢性胆囊炎模型防治组(内外因模型防治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动物采取常规喂养,石胆酸模型组以石胆酸灌胃,外因模型组置于湿热环境中饲养,内因模型组给予不规律饮食、肥甘和污染饲料、以5%乙醇溶液和0.5%辣椒水溶液交替代替饮水,内外因模型组采用以上综合影响因素造模,内外因模型防治组采用综合影响因素造模的第31d开始给予消浊解毒汤。第61d观察实验动物症状、体征,检测相应生理指标。结果内外因模型组动物的症状、体征符合中医浊毒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相应生理指标符合临床表现。结论此模型复制方法可靠、重现性强、成功率高;动物模型符合中医浊毒型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相应指标与临床浊毒型慢性胆囊炎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60.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及远期(1年)疗效。方法:对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治疗。治疗组48例采用自拟方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雷尼替丁、吗丁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75.0%(P<0.05)。1年远期复发率治疗组为13.9%,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自拟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