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1篇
  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体内抗肿瘤试验,研究硒化卡拉胶联合表阿霉素对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H22移植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治疗期间考察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及生存状态。停药次日,对脾指数、胸腺指数、抑瘤率进行测定,并检测血清中GSH-Px、SOD、CAT活性及GSH、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KSC单独及联合EPI可改善H22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提高抑瘤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KSC可显著提高GSH-Px、CAT活性及GSH含量(P<0.05),高剂量KSC可显著提高SOD活性(P<0.01),同时各EPI组GSH-Px、SOD、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显著增高(P<0.01);中、高剂量KSC联合EPI可使GSH-Px、SOD、CAT活性均显著恢复(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硒化卡拉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表阿霉素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对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对一株来源于南海红树林底泥的抗真菌放线菌No. H 41-51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将发酵物进行离心分离成菌丝和菌液,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对具有活性的该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和鉴定;发酵物菌丝体用95-80%乙醇提取,再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对具有活性的石油醚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和鉴定。整个提取和分离过程用纸碟片法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制备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样品,用NMR、MS等光谱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并分别将其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二(2-乙基己基)苯-1,2-二甲酸酯(2)、3,3-二吲哚-2-羟基-丙醇(3)、环(苯丙-丙)二肽(4)、环(R-脯-S-苯丙)二肽(5)、环(S-脯-S-苯丙)二肽(6)、环(D-苯丙-L-异亮)二肽(7)、dankasterone(8)、4-hydroxy-17R-methylincisterol(9)、Calvasterol B(10)、Calvasterol A(11)、抗霉素 A1a(12)、抗霉素 A1b(13)和甘油醇-1-单油酸酯(14)。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8~11对MCF-7、SF-268和NCI-H460细胞株表现出程度不等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2和13表现出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论 菌株H 41-51发酵可产生多种不同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化合物8~11对MCF-7、NCI-H460和SF-268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2、13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调查和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欧洲研究和治疗协会的QLQ-C30和QLQ-BR23组成EORTC-BR53量表为主要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应用秩和检验评价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诊断与调查时间间隔小于35个月,36~59个月和大于60个月三组中QLQ-BR23量表的性乐趣得分中位数分别为0,0和66.67(P<0.05),症状量表脱发引起烦恼得分中位数分别为33.33,33.33和10.33(P<0.05)。改良根治术、区段加前哨和保乳患者的QLQ-C30量表躯体功能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6.67,66.67和73.33(P<0.05);改良根治术的恶心呕吐得分为16.67,其他组为0分(P<0.05);QLQ-BR23三组体形得分中位数分别为91.67,100和100(P<0.05);性功能得分分别为0,16.67和50(P<0.05);性乐趣得分中位数分别为0,33.33和66.67(P<0.05)。对生存质量总症状进行分析,因病借钱和病理分类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总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主要与患者的病理分期、是否有经济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患儿家属对影像检查辐射风险的认知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家属对影像检查辐射风险认知水平较低,对哪些影像检查会产生辐射、如何防护等知识不够了解,有84.9%的患儿家属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结论 应该通过专业培训、电视报纸、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提高患儿家...  相似文献   
75.
5A护理模式由评估(assess)、建议(advice)、达成共识(agree)、帮助(assist)、随访(arrange)五个步骤构成,是知信行模式和延续性护理的结合.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戒烟管理、体重管理、心血管疾病管理、慢病康复管理及癌症管理中,近年来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因此,本文介绍5A护理模式的概念、详...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基因MSH6在子宫内膜癌人群中的种系突变频率及特征,提供真正的突变热点。方法收集1997-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评述,提取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H6在子宫内膜癌总人群中的突变频率为9.77%;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为主要突变类型,突变频率均为1.70%;外显子4为主要突变部位,突变频率为3.69%;携带MSH6突变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4.8±2.8)岁。结论错配修复基因MSH6在子宫内膜癌人群中的突变率较高,突变种类以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为主,外显子4是主要突变部位,携带突变者发病年龄较晚。  相似文献   
77.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癌组织分泌的前列腺素E2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前列腺素E2的含量与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分期、肿瘤有无转移、肿瘤的预后以及肿瘤的复发等方面都有相关性。因此使用前列腺素E2的抑制剂及其含量的检测,将在肿瘤的预防,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孕期铅暴露对子代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器超微结构及神经突触形态学参数变化,探讨孕期铅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通过孕鼠自由饮用0.1%及0.2%醋酸铅溶液的方法建立模型,其雄性子代分别为低剂量铅暴露组(LG)及高剂量铅暴露组(HG),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G),每组9~12只大鼠。子代大鼠出生后36日龄应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器的病理超微结构改变和神经突触参数变化特征。 【结果】 铅暴露仔鼠脑海马区出现显著病理超微结构改变。HG组在神经元变性坏死、线粒体肿胀、内质网脱颗粒及高尔基体扩张等方面较对照组程度严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组在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突触活性带长度、突触界面曲率及突触间隙等方面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提示铅暴露仔鼠脑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减小、突触活性带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下降及突触间隙增宽。铅暴露组与对照组在突触数密度及面密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孕期铅暴露可导致子代大鼠脑海马区严重的神经元和细胞器超微病理改变,同时伴有神经突触可塑性变化,推测孕期铅暴露对子代学习记忆的损害与以上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分离自药用植物白毛蛇Humata tyermanni的内生真菌链格孢菌发酵产物醋酸乙酯提取物(B06e)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B06e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了B06e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培养液电导率、核酸和蛋白质的变化;结合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凝胶阻滞实验、圆二色谱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分析方法研究了B06e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结构、形态、DNA的影响。结果 B06e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5μg/m L,3×MIC处理组的电导率是对照组的1.01倍;3×MIC处理组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是对照组的11.6倍;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3×MIC处理组被碘化丙啶(PI)染色的阳性细胞比是对照组的286.5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B06e处理后菌体表面变得粗糙,细胞膜大量塌陷;以上结果说明B06e能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凝胶阻滞、圆二色谱的结果表明,B06e能够以嵌插的方式与DNA结合,但不能降解DNA;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经B06e处理后rec A和rec 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9和3.7倍,说明B06e能破坏DNA的结构,迫使大肠杆菌启动了SOS修复。结论 B06e通过破坏大肠杆菌细胞膜完整性和DNA的结构,使得细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菌丧失了生长繁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先天性铅中毒对仔鼠胃、十二指肠及空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IMM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孕鼠自由饮用0.1%及0.2%醋酸铅溶液建立先天性铅暴露模型,其子代分别为低剂量铅暴露组(LG)及高剂量铅暴露组(HG),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G)。监测雄性仔鼠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部位IMMC,应用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法检测胃肠黏膜及血浆CCK-8、MTL的表达或水平变化。结果 胚胎期铅暴露可导致仔鼠胃窦部、十二指肠及空肠IMMC Ⅲ相波幅增加,Ⅱ相时程缩短,Ⅲ相时程延长并导致总时程增长。NG、LG、HG组仔鼠胃窦、十二指肠、空肠部IMMC Ⅲ相时程与波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NG、LG、HG组仔鼠胃窦部黏膜CCK-8表达依次增加而MTL表达逐渐减少(P<0.01),而十二指肠近端黏膜MTL、CCK-8表达均增加。铅暴露组仔鼠血浆CCK与MTL水平均升高,NG、LG、HG组CCK与MTL的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先天性铅暴露可导致仔鼠胃肠动力受损,CCK及MTL在胃肠及血液中不同分布和变化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