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法的比较,观察巨刺导引复合针法促进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治疗组采用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在治疗中风后瘫痪方面可有效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进程,改善患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后联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ACI且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患者给予溶栓治疗,继后联用尤瑞克林治疗14 d,对照组20例,为不符合静脉溶栓标准或符合适应证而拒用溶栓治疗的患者,仅给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其它内科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14 d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溶栓联用尤瑞克林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溶栓组改善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ADL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溶栓组改善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可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38岁,因主诉反复头痛5年余,加重1 d 于2012年9月12日入院。入院情况:9月11日夜间无诱因突然出现头痛,呈刺痛样,以右侧前额为主,伴有四肢乏力,但能正常行走,无恶心、呕吐及抽搐,当时未去医院作处理,第2天来我院求诊,门诊查头颅CT提示“脑出血”,遂收入院。既往史:患者于2007年因“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术后一直有慢性头痛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1/82 mmHg。颈抵抗,颏下四横指, Kerning、Brudzinski征阴性。余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腰穿检查:脑脊液颜色淡红,蛋白定性(+),细胞总数:4400×106/L, WBC:206×106/L,RBC:4194×106/L,总蛋白:4.43 g/L,葡萄糖:1.86 mmol/L。头颅MR提示:右侧颞叶脑出血。临床诊断:(1)脑出血(右侧颞叶);(2)颅内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药物等对症治疗,15 d后患者病情好转,无诉头痛,遂出院,查体颈软无抵抗,无神经科定位体征。  相似文献   
44.
1病例资料 患者,黄XX,女,38岁,因“间歇性哭笑无常、肢体不自主抖动51天”于2014年4月28日步行入院。患者于2014年3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哭笑无常,继之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无伴意识障碍、口吐白沫、双眼凝视、头晕、头痛、发热及大小便失禁等,发作时能意识到其发作时的过程及周围人的反应,持续1~2h后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45.
王展航  覃士明 《新医学》2006,37(10):631-63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理发师,美籍华人:因反复双下肢乏力4年于2005—06—08入住本院:患者于2001年10月在美国居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伴肢体远端麻木,于同年11月回广州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其它具体不详).2003年7月患者再次自觉双下肢乏力,在美国某公立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即返广州某中医院住院,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中度损害(神经脱髓鞘改变及轴突变性),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肝叶血管瘤、脾大,诊断为周围神经损害、甲减、肝血管瘤,给予甲状腺素片及中药治疗40日,症状无改善,遂到我院就医。查肿瘤5项正常;脑脊液检查示蛋白1133mg/L,细胞数0。X线胸部透视见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诊断为:①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②甲减;③左侧胸腔积液。给予激素、抗生素、甲状腺素等药物、营养神经及针灸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2例经血清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等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女15例(68%),男7例(32%),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91%)、癫痫发作(86%)、意识障碍(50%)。实验室检查:22例均为血清和(或)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脑电图表现为额颞顶慢波活动8例(47%),颞额顶区尖棘波或尖棘慢波发放3例(18%),额颞顶慢波活动伴有尖波、部分棘波4例(24%),未见异常2例(22%)。头颅MRI+增强显示(软)脑膜强化10例(45%),弥漫性脑萎缩3例(14%)。腹部彩超或CT检查显示合并肿瘤6例(27%)。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控制癫痫发作、改善精神症状等综合治疗后,取得理想疗效16例(73%),疗效较好5例(23%),疗效差1例(4%)。其中发现肿瘤者均为女性,附件肿瘤5例,纵隔肿瘤1例,均在药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行手术摘除术4例。无意识障碍患者11例,治疗显效率91%,有效率9%;2周内出现意识障碍患者6例,治疗显效率33%,有效率50%;2周以上昏迷患者5例,治疗显效率80%,有效率20%。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可在儿童和成人出现,以女性多见,临床常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三主症,可伴发肿瘤,伴发肿瘤者宜尽早手术治疗。此病的预后与患者起病至昏迷时间有关,越短预后越差,无意识障碍患者治愈率高,而预后与抗NMDA滴度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