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2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A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55例(B组),同期的健康者60例(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对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半年,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结果与B组(34.55%)和C组(1.67%)相比较,A组TSA和CEA联合检测敏感率最高(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清TSA[(791.26±135.90)mg/L]及CEA[(48.45±2.67)ng/mL]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能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诊断、预后、复发提供更早、更灵敏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2.
笔者总结本院重症有机磷中毒47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按实用内科学中急性有机磷中毒分级,47例均符合经口重症标准.其中男8例,女3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平均27岁.服后至就诊时间短者半小时,长者11小时,平均4.5小时,入院时昏迷者2例,入院前有肺部感染者1例,有呼吸衰竭者1例,有心肌炎者1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大学生(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测评护生人文素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95.00%;专家的总体权威系数为0.83;两轮调查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4、0.28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初步确立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5项一级指标以及相应16项二级指标。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均具有可靠性,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体现护生人文素质的特征,可作为继续深化研究护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依据。  相似文献   
44.
新医改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翔  王小丽 《医学与社会》2009,22(12):16-17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有:健康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充分;保险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保险经营主体专业化程度低。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出台,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化“危”为“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有创新空间;二是可参与经办管理服务,发挥专业优势;三是可加强多领域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45.
1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丽  周玲 《江西医药》2009,44(9):907-908
目的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166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166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3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56.02%,其中吸入组中尘螨36.75%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蟑螂18.67%;食物组中鱼虾蟹7.23%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6.02%,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7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1.32%。结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王小丽  罗星 《贵州医药》2011,35(4):346-347
老年患者由于牙周病、或戴用不合适义齿等多种因素,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的全牙列缺失,牙槽嵴常常出现上颌牙弓向内上变窄,下颌牙弓向外下变薄的现象,严重的呈反关系,甚至有牙槽骨吸收不规则者形成部分正常,部分反的情况。在制作全口义齿时,这些异常的上下牙弓位置关系对排牙要求增高,难度加大,因此合理的排牙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而且对于防止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和义齿基托的折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50  相似文献   
47.
乡镇卫生资源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资料显示,我国乡镇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是:卫生机构分布不合理造成部分农村居民就医困难;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学历不高影响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卫生设备不足留不住病人,造成其他卫生资源的浪费;门诊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针对上述问题,可选取的对策是:严格规范卫生机构的布局;吸引和稳定农村卫生人才;建立帮扶机制,促进设备更新;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的698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ribry-Bauer(KB)纸片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698例患者分离出致病菌株839株,培养结果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472株56.2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致病菌株。真菌占第二位,共338株占40.2%,即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第三位,共27株占2.7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获得2个以上细菌的123例占26.1%,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在70%以下的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20.3%)、派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24.3%)。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率为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为7.4%。结论AECOPD患者年龄大,多伴有基础疾病,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革兰氏阴性杆菌及真菌为其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率高,对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型抗生素敏...  相似文献   
49.
王小丽 《妇幼护理》2022,2(17):3892-3895
目的:探究在妇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引入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55),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额外开展强化血栓预防策略,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16.36%(9/55),P<0.05;护理后,研究组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8.84±2.86)cm/s、(15.03±2.71)cm/s、(11.44±2.32)cm/s,快于对照组(15.97±2.29)cm/s、(12.13±2.18)cm/s、(8.64±1.75)cm/s,P<0.05;研究组DD、FIB、FDP、PT水平分别为(279.65±18.21)ng/L、(2.36±0.45)g/L、(2.72±0.84)mg/L、(30.21±2.87)s,低于对照组(366.44±23.22)ng/L、(3.11±0.67)g/L、(3.42±1.05)mg/L、(35.86±4.13)s,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81.82%(45/55),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展开强化血栓预防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因子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值得推荐引用。  相似文献   
5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