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0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659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74篇
  4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伊曲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及特比萘芬)相比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7年6月。搜集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RCT,共计8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治愈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RR=0.82, 95%CI(0.62, 1.10), P=0.19]、克霉唑组[RR=1.05, 95%CI(0.87, 1.26), P=0.63]相比临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伊曲康唑组临床治愈率(65.9%)显著高于特比萘芬组(33.3%)。(2)真菌学治愈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真菌学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 95%CI(0.75, 1.01), P=0.07]。(3)复发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5, 95%CI(0.51, 1.40), P=0.52]。(4)不良反应发生率:伊曲康唑并不会增加主要胃肠道不良反应[RR=1.10, 95%CI(0.59, 2.05), P=0.77],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显著差异。然而,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提供的信息有限,尚需大规模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82.
摘 要 目的:观察宁神温胆汤治疗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维持奥氮平原治疗方案不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宁神温胆肠,两组疗程均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末、24周末外周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脂联素水平和体重指数(BM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8周末、24周末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8周末、24周末时对照组瘦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BMI值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脂联素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24周末的TES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神温胆汤可有效控制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瘦素、血糖、胰岛素的水平,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83.
宫内节育环嵌顿B超监视下取环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环嵌顿B超监视下取环再探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B超室邮政编码231500占保平本文对宫内节育环(IUD)嵌顿经传统取环无效,伴出血者,采用B超监视下取环,我们经本法取环13例均获成功。结果说明,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取环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少、无...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手指皮肤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及断指再植术后失败的补救方法,尽量保留恢复手部功能。方法与传统的腹部皮瓣转移方法不同,作者等设计皮瓣时,腹部供皮区的面积略小于手指受创面,而皮瓣的厚度是将皮下脂肪全部清除,仅留真皮全层,与手指创面缝合,蒂部做成皮管。结果1997年1月至2003年2月我们利用此方法做了52例手术,除1例因年龄小,术后难以配合需二次手术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治,术后外形美观,随访6个月-1a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薄皮瓣是治疗手指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而且可以挽救断指再植术后失败手指坏死的可能,其特点是手术方法简单,成活率高,费用低,外形较美观,易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治疗的难题,本文重点讨论联合皮瓣在手部创伤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大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例20例,均为手背及手指皮肤缺损,掌骨及指骨完整,利用前臂逆型皮瓣覆盖于手背,将手指埋于腹部皮下。一个月后取出,手指行游离植皮。结果:20例患者全部成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利用前臂逆型桡动脉皮瓣联合应用腹部皮瓣是治疗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其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与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8—2013-02共诊治髌骨骨折65例,采用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线内固定35例(可吸收钉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30例(空心钉组)。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16~36个月,平均30个月。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可吸收钉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与影像学愈合时间、恢复劳动能力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1、4、8、12、16、32周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方面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无需二次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987.
赵英占  杨杰 《河北医药》2014,(3):399-400
肠扭转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由于其可同时合并有血管的阻断,极容易发生肠绞窄、坏死,甚至继发肠穿孔与腹膜炎,死亡率高达15%~20%以上,是肠梗阻最严重的急腹症,在我国占肠梗阻的6.0%~10.2%,扭转好发于小肠、乙状结肠和盲肠。早期诊治对预后影响很大。我院自2006至2012年共收治肠扭转病例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并应用中药治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的子宫腺肌患者,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329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应用中药治疗后复查,248例子宫腺肌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61例无明显变化,其中结节较大的24例患者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肌瘤,37例结节较小,嘱患者定期复查。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瘤有诊断价值,并应用中药治疗,比以往手术切除治疗,消除患者手术切除子宫的痛苦。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释放度,HPLC法测定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的释放速率,UV法测定栀子总苷释放速率,采用相似因子法和释放机制评价多组分释放的同步性。结果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总苷与栀子苷释放速率相近,与栀子苷释放度的相似因子分别为81%、72%、91%,释放机制均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是均衡释放的。结论本法可用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期用药相同,研究组患者围麻醉期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级情况,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SAS)评分、拔管后10 min Ramsay评分、疼痛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时SAS评分、拔管后10 min Ramsay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有效缓解疼痛,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