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脑栓塞的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脑栓塞(AES)动脉溶栓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或rt-PA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IAT)治疗AES患者21例,并选择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AES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24hNIHSS评分、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血转化(HT)及病死率等。结果①IAT治疗后脑血管造影结果:血管总再通率为61.9%;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及基底动脉(BA)再通率分别为83.3%、2/7和1/2。②治疗后24hNIHSS评分IA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5.61比14.83±4.05,P<0.05);IAT组预后良好(mRS0~2分)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比35.7%,P<0.05);③IAT组与对照组相比,HT发生率(28.6%比16.8%)、患者病死率(19.1%比16.7%)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没有患者死于HT。结论IAT治疗AES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2.
1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辅警。主因"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1d"于2018-11-27入院。1d前急转颈时出现头晕症状,为天旋地转感,伴恶心、非喷射样呕吐。数小时后驾车回家途中出现右侧肢体及面部麻木,伴有视物重影、口角偏斜、左耳听力丧失,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未见明显好转,遂转至作者医院就诊。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无特殊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分析血管内支架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以减少发生类似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所有颅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均采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pan自膨式支架;颈动脉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均采用自 膨式颈动脉支架.结果 317例脑动脉支架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26例(8.2%),术后30d仍有症状者16例(5.0%).不同部位的发生率分别为:MCA 15.3%(11/72)、BA 11.9%(5/42)、ICA颅外段6.4% (6/94)、ICA颅内段14.3%(1/7)、VA起始段0% (0/17)、VA颅内段4.9% (2/41)和锁骨下动脉2.3% (1/44).颅内支架并发症发生率11.73%明显高于颅外的4.52% (P <0.05).按手术时间段计算,前6年12.5%高于后2年的6.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动脉支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其中MCA、BA和ICA支架的危险性更高,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4.
颅内椎基底动脉央层分离(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VBAD)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形式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后循环缺血,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造成误诊.文章就颅内VB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达到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VST)是较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复杂,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误诊及死亡率较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IVST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多种治疗IVST的新技术也开始在临床应用,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的诊疗指南.现就国内外IVST的治疗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颈内动脉夹层分离(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和漏诊,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6例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自发性缺血性颈内动脉夹层分离(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sIC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这类疾病的正确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Galen静脉血栓(附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6例Galen静脉血栓,均有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6例),高颅压(4例),抽搐或去脑强直(3例),智能障碍(3例),中枢热(2例),偏瘫或四肢瘫(2例),精神症状及不自主运动(1例)。头CT示双侧丘脑及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MRI为长T_1、长T_2异常信号,急性期可见CT为高密度,MRI的T_1W、T_2W像均呈高信号的静脉与静脉窦血栓。经内科治疗3例死亡,1例痴呆、2例痊愈。  相似文献   
78.
患者女性,62岁,因“偏瘫、失语半年,发作性抽搐伴胡言乱语4个月,加重5h”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失语、右侧轻偏瘫于我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遗留不全运动性失语。近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面部及右上肢不自主抽动,每次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偶有意识障碍和舌咬伤。伴反复胡言乱语、烦躁、易激惹及妄想,哭闹无常,常捡回废品藏在家中,住院时怀疑有人偷其东西,几次夜间到其他患者床上摸索、翻找。近几个月有时饮水呛咳,曾发热1次(体温39.1℃),第2天体温恢复正常。发病以来先后5次被几家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癫疴、精神障碍待查,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发病间歇期有智力障碍,近记忆力减退明显。5个月前患带状疱疹,已治愈。多发性软骨炎病史2年,服用激素治疗,现已减量至口服泼尼松12.5mg/d。查体不合作。血压正常,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挤眉弄眼,口角抽动。四肢活动自如,腱反射对称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均正常。当时查脑电图示阵发性出现双侧高波幅尖慢波,以额、顶区为著。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示脑内散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灶。  相似文献   
79.
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慢性脑缺血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急,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应用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查发现急性脑缺血大鼠3d左右神经细胞凋亡十分明显,持续28d;颈动脉结扎后1-2周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以后明显下降或正常。结论 在急性脑缺血时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多。且持续的时间长,慢性脑缺血时神经细胞凋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超早期脑血管造影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住院的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分析溶栓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随访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及3个月时mRS评分.结果 77.3%(17/22)的患者术后复查头CT/MRI可见新发责任梗死灶,动脉溶栓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显著改善者11例(50%),3个月随访mRS 0~Ⅱ者15例(68.2%)临床结局良好.结论 超早期血管造影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疗效较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