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导航引导下完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术中导航引导下切除3例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3例颅咽管瘤全切,手术效果好.术后随访10-14个月,患者生活正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位于鞍上区、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牵拉脑组织,并能完全暴露视交叉后、下方区域,在直视下操作,有利于对下丘脑、垂体柄及其他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于选择性的颅咽管瘤病例,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是切除肿瘤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入路.神经导航可以验证解剖标记点,引导手术方向,增加手术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image -guided 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EETA) for the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 i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Method A pure EEETA with image -guided system was used. Three patients with a craniopharyngioma involving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were treated. Results Total craniopharyngioma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three cases. All the patients recovered uneventfully. The follow - up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10 to 14 months with good outcomes. Compensatory endocrine substitution therapy was needed in all of them. Conclusions The EEETA for removal of craniopharyngiomas i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and third ventricle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needing for brain retraction,offering panoramic view of retrochiasmatic and infrachiasmatic regions,manipulating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protecting hypothalamus,pituitary stalk and other vital structures. The EEETA is a novel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selected cases of craniopharyngioma. Neuronavig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anatomic landmarks,guiding surgical direction and increasing safety of th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脑室外引流置管相关脑室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患者,脑室炎组患者均经脑脊液培养证实。分析脑室炎的发生与性别、手术时间、导管放置时间及数量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并行脑室外引流手术患者127例中并发脑室炎17例(观察组),发生率为13.4%,未发生脑室炎110例(对照组)。两组导管放置时间、导管根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炎的发生与导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及数量均相关,引流时间的长短与脑室炎的发生存在正相关,一旦发生脑室炎或怀疑脑室炎,应尽早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3.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分布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病灶分布模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32例均行MRI检查和复查,包括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其中21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病灶部位分布的关系采用四格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病灶累及部位上,顶枕叶与其他各部位如深部白质、脑干、基底节区及胼胝体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分布模式上,除16例(50%)以顶枕叶分布为主的经典型以外,还有3种变异影像学分布模式:全脑型(8例)、不对称型(5例)和脑干型(3例).结论 双侧大脑半球后部尤其是顶枕叶白质内血管源性脑水肿是PRES最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准确识别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对PRES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比较新西兰兔三维(3D)打印辅助钛网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兔龄3~4个月,体质量(2.5±0.5)kg。采用颅骨开窗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颅脑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手工塑形钛网修补组)、实验组(3D打印辅助钛网修补组),每组18只。对照组行手工塑形钛网修补,实验组行3D打印辅助钛网修补。统计颅骨缺损面积、塑形时间、术中钛钉数量、麻醉时间、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平均颅骨缺损面积、术中钛钉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塑形时间[(8.51±1.30)min]、麻醉时间[(15.18±4.25)min]均较对照组[(12.20±1.51)min、(43.79±14.47)min]明显减少和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皮下积液1只,颅脑感染1只,硬膜外血肿1只,钛网松动2只,外露1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实验组皮下积液1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3D打印技术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分析塑形,能缩短塑形时间,减少麻醉时间及风险,最大程度地还原颅骨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利用组建 PACS系统一年多的经验,对医学影像存储与管理系统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大量数据分析各类主流存储技术优缺点.采用光纤接口& SCSI硬盘驱动器以解决影像资料的海量存储及存储设备的传输速度问题.增加千兆交换设备,分散网络访问,均衡网络负荷,充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结果 更新了 PACS系统数据资料的海量存储,对国内 PACS发展中出现的两个集中问题的解决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提高整个 PACS的发展作贡献.结论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 PACS系统的建设需要做出长远的考虑.海量存储及网络访问结构的需要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完善存储系统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完善网络访问结构以提高医院整个系统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7.
作者用Gd-DTPA分别对为脑膜瘤、松果体瘤和突出之颈静脉球各1例作增强检查。采用1.5T超导MRI装置,三维速率补偿稳态进动快速成象(FISP)。序列参数包括翻转角20°,TR/TE=40/8msec,一次采集,矩阵256×256,有效截面厚度为1.25~3.125mm,象素1×1mm。全部病例均采用头部接收线圈。增强时,一般Gd-DTPA用量为0.2mmol/kg,10min内间歇注入。注完  相似文献   
38.
腹膜后淋巴管肌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6岁。右腰腹部进行性增大包块 4年 ,触之疼痛。体检 :右腰腹部可扪及 3.5cm× 7.0cm大小的质韧包块 ,有压痛 ,活动度差 ,无结节及分叶 ,边界不清 ,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当地医院B超及血管造影提示“腹膜后血管瘤可能”。腹部CT :平扫显示右肾下方至右髂窝内巨大囊实性占位 ,CT值 - 3~ 5 5HU ,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右肾及周围肠管向前上方移位 ,髂腰肌及腰大肌受累 ,结构显示不清(图 1) ;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有轻度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图 2 )。诊断 :右侧腹膜后恶性占位。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腹膜后 ,大小约 8cm× 10cm ,与…  相似文献   
39.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数据流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数据流程的改进,提高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性能和影像科室的工作效率。方法以2003年7月影像检查量近9500例检查数据跟踪统计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使用增设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logy,CR)影像中转服务器、设立故障临时服务器的方法改变系统数据流程。结果CR中转服务器主动分担每日工作量的30%,服务器可用资源保证在40%。据发布报告的时间对比统计,较改进前缩短近7min。解决了网络瓶颈且均衡系统负荷,提高了系统性能。结论通过对PACS系统数据流程调整后,充分利用系统各项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0.
正常腰椎骨髓高场强MRI信号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体腰椎骨高场强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规律及类型。方法:随机筛选了470例正常腰椎的MRI影像,男235例,女235例。按10岁一年龄组,共分8组。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按信号表现归类,对信号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5型(6亚型),Ⅰ型与年龄负相关(r=-0.781,P=0.00),随年龄增长而减少,86%年龄小于20岁,30岁以上罕见;Ⅱ型与年龄负相关(r=-0.661,P=0.00),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多见于40岁以下。Ⅲ型与年龄正相关(r=0.804,P=0.00),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其中Ⅲa型在20-30岁有个高峰期,Ⅲb见于40岁之后;Ⅳ型信号分布与年龄正相关(r=0.748,P=0.00),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多见于30岁以上;Ⅴ型信号分布与年龄无相关性(r=-0.234,P=0.099),均见于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与信号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髓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骨髓转化以局灶、不均匀为主。高场强磁共振可以更清楚地、准确地反映骨髓转化的生理特点,了解骨髓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