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并以其非致死性预处理及加强免疫治疗、并发症少、移植后生活质量高,应用范围广而日益受到重视[1].2005年4月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2a型1例,并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2.
恶性髓系血液病-7/7q-异常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染色体-7/7q-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I,)中的发生频率;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检测和鉴定-7/7q-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接受细胞遗传学分析(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analysis,CCA)的MDS/AML患者的核型特征,其中70份进行FISH分析。应用双色荧光直接标记的7号着丝粒探针(CEP7,光谱绿)和7q31基因序列探针(D7S486,光谱桔红),15份正常样本作为对照。结果 -7/7q-在AML和MDS中出现频率分别为4.5l%(31/687例)和5.7l%(28/490例),分别占异常核型病例的5.68%和l0.29%。7q-常见的缺失区域为7q21—22(10例)和7q31—35(10例)。FISH证实伴有克隆性-7/7q-异常,但在随机性-7/7q-异常或正常核型中未检出-7/7q-异常。在核型分析出现7q-异常的病例中,FISH检出7/11例可同时伴有-7克隆的出现,而且7q-异常的细胞数显著高于-7异常细胞数(42.5%vs8.4%,P=0.025)。1例核型为del(7)(q22)患者FISH证实为染色体易位;1例7q 患者FISH显示dup(7q);1例复杂异常核型,FISH确定其累及7q。结论 FISH是鉴定或确定7q结构异常的强有力工具,能精确地评价-7/7q-。7q-异常通常与-7异常在同一个样本中共存,且7q-细胞数显著增高,推测-7克隆衍生于7q-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减轻硝酸甘油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硝酸甘油耐受模型;采用HO-1诱导剂Hemin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 )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利用 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HO-1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药物干预后各组细胞NO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emin诱导组细胞增殖水平增高(P<0.05),并且HO-1蛋白表达上调可以增加NO的含量(P<0.01),促进硝酸甘油的生物转化,该过程伴随着ROS的减少(P<0.01).结论 通过Hemin诱导HO-1过表达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硝酸甘油的耐受,该过程与氧化应激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含不同剂量柔红霉素的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前瞻性研究分析我省多个医疗研究中心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住院确诊的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B组及C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及生存期.结果 入组A组患者12例,B组患者54例,C组患者10例.首次诱导治疗后A组有效率83.33%,CR率66.67%;B组有效率 92.60%,CR率 83.33%;C组有效率 90.00%,CR率80.00%.第二疗程评估共73例:A组有效率83.33%,CR率83.33%;B组有效率90.74%,CR率 88.87%;C组有效率 85.71%,CR率85.71%,C组患者3例中1例患者死亡,另2例患者自请出院.6个周期疗程治疗的可评估病例共51例,A组6例,B组42例,C组3例,OS率A组100%,B组92.86%,C组100%;随访1年,共45例,1年总生存(OS)82.22%,无进展生存期(PFS)64.44%;2年总OS 74.36%,PFS 61.54%.结论 减低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与高剂量相比毒副作用较低,适用于老年、体能状态差、有合并症及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但减低剂量方案治疗疾病易进展,不常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5.
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是毛细血管和小、中血管内淋巴瘤细胞增殖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一种亚型。因此类型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本文报道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脾脏血管窦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氟马替尼二线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ML-CP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患者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后出现全身皮疹,不耐受,并检测出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exon17(p.P733T)突变,转换氟马替尼治疗3个月后复查ISBCR-ABL1(P210)/ABL1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另1例患者伊马替尼治疗2年一直未达到MMR,转换氟马替尼治疗3个月后复查ISBCR-ABL1(P210)/ABL1达到MR4.结论 对于伊马替尼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CML-CP患者,氟马替尼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7.
难治性白血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白血病因其本身特性难达完全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始终是恶性血液病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关于难治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在不断调整,引起白血病难治高危的因素也在不断的被发现;新的分子标志,基因突变或某些基因高表达,如FLT3 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等,这些分子标志将决定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仍然具有挑战性。多种新药正在开发和临床试验。临床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正在探讨。如应用耐药逆转剂、加强分子靶向治疗、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开发新药、组成新的化疗方案等;单克隆抗体和多肽疫苗与白血病相关抗原为治愈急性白血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 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T/AHSCT)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6年11月于笔者医院接受HDT/AHSCT治疗的的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为32(9~61)岁。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霍奇金淋巴瘤6例。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23例,BEAC方案10例,CBV方案7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且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其中白细胞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0(9~16)天;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3(9~29)天。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前的完全缓解(CR)率为75%,部分缓解(PR)率为25%;移植后的CR率为95%,PR率为5%。中位随访21(2~60)个月,预期2年及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8%及71.2%,2年及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2.2%和43.4%。其中27例(67.5%)患者存活,13例(32.5%)患者死亡。结论 HDT/AHSCT有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本研究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表达与临床耐药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2微球蛋白(β2-MG)作内对照,检测了97例初治敏感及难治耐药的ALL患者BCRP基因的表达,并检测30例正常人BCRP基因表达水平,将BCRP/β2-MG≥0.48定为BCRP阳性。结果显示:初治敏感ALL患者BCRP基因表达阳性率为28.7%,难治耐药BCRP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1.2%。BCRP阴性和阳性患者的首次完全缓解(CR1)率分别为71.7%和29.7%(p〈0.01)。BCRP基因表达水平在ALL的FAB亚型间L3型明显高于L1、L2型;在免疫分型中B细胞性ALL患者BCRP基因表达较T细胞性高,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尤其以成熟B细胞性ALL最高。结论:ALL患者的BCRP基因高表达可以导致临床耐药,是ALL患者不利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0.
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活性与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主要来源于成人骨髓、脂肪和几种胎儿组织,遗传背景稳定,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外扩增的非造血组织干细胞。MSC除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参与受损组织重建,还具有重要的“免疫逃避”特性和免疫调节功能,而被认为是同种异基因细胞移植领域中的理想备选细胞。MSC被认为是骨髓基质的前体细胞,参与构成支持造血的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HSC)增殖并可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细胞植活。体外实验已证实MSC能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T细胞无反应性和影响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成熟及功能;而在狒狒的体内实验中,输注来源于移植供者或第三方的MSC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不匹配的皮肤移植物被排斥的时间明显延迟。如果将MSC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所反映出的免疫抑制作用顺延,在人类,它们也许可用来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止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