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树舌灵芝提取物在实验动物体内对三阴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接种MDAMB-231-HM细胞建立三阴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树舌灵芝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树舌灵芝组腹腔注射0.2 m L树舌灵芝水提物(100 mg/m L),阴性对照组给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3天用药1次,45天后停药。通过免疫组织化法检测CD34表达,以计数微血管;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结果树舌灵芝组小鼠瘤重[(0.33±0.16)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68±0.37)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灵芝提取物抑瘤率为51.4%。树舌灵芝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树舌灵芝组移植瘤中每个视野下微血管密度为(20.7±2.1)个、TSP-1阳性细胞数为(66.2±9.2)个、Cyclin D1阳性细胞数为(33.8±16.4)个;阴性对照组依次为(34.0±2.0)、(24.0±6.6)及(168.2±32.6)个。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舌灵芝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的生成及调节细胞周期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实现对三阴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
背景与目的:探讨影响嵌套缺失反应的重要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材料与方法:以构建好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基因5’端调控区质粒pGLB-G36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裂解法、聚二乙醇纯化法及QIAGEN试剂盒等3种不同方法制备该质粒,分别研究ExoⅢ对它们进行非特异性切割的敏感性,选出对ExoⅢ不敏感的质粒制备方法;在22℃和37℃分别进行缺失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监控,以确定缺失反应是否已经发生;应用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缺失子。结果:QIAGEN试剂盒制备的质粒对ExoⅢ的非特异性切割最不敏感,可用于进行下一步的缺失反应;在22℃进行缺失反应时,电泳鉴定发现DNA片段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短,而在37℃时,同一反应体系的DNA片段长度明显缩短;进一步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可筛除PCR中的假阳性,获得准确的缺失子。结论:质粒的质量是确保进行特异性缺失反应的关键因素,通过QIAGEN试剂盒制备的质粒质量较好;设立一个37℃缺失对照管可作为判断低温条件下是否发生缺失的标准;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缺失子,可确保获得特异的缺失子。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59例结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组MVD高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组MVD低表达(P<0.05)。MVD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P<0.05)。33例患术中施行门脉插管术后接受5-Fu治疗,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与MVD高表达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未加辅助治疗26例,5年生存率MVD低表达组明显高于MVD高表达组(P<0.05)。结论:MVD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MVD在判断结直肠癌患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将2006年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810例病例和2002~2006年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38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71例。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心肌桥患者临床症状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ECG改变及运动试验阳性率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无关。心肌桥本身无特殊阳性体征和心脏超声表现,不导致EF值降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并非罕见,心肌桥与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药物治疗可选用β-R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手术方式有心肌桥松解术和冠脉旁路移植术。支架治疗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45.
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国外有关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常累及下肢多个静脉系统,对下肢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同时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对各个下肢静脉系统进行综合性治疗,将成为今后外科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方向。  相似文献   
46.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独特疗效,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中医药临床研究带来了机遇与重大的挑战。通过梳理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选题与立项、方案设计、医学伦理审查、研究实施、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为疫情期间新冠肺炎中医药临床研究项目科学、规范地实施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对长期预后价值的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1月之间,发病后12小时之内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发病后24小时血浆BNP水平。根据BNP浓度分为3组:A组<100pg/mL,B组100~400pg/mL,C组>400pg/mL。收集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B组、C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1)。②1年内病死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浓度是AMI后1年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1年后病死率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为(16.11±4.98)μmol/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6.83±4.52)μmol/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7.34±4.67)μmol/L,健康成人血浆Hcy为(8.82±3.56)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患者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一样,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单极电钩与双极电刀(Ligasure)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方法与优缺点。方法采用单极电钩与双极电刀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胸部乳晕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34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84.5(50~120)min,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8例,甲状腺单叶大部分切除14例,甲状腺双叶大部分切除12例。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2(3~7)天,术后随访1~10个月,无复发,病人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单极电钩与双极电刀结合可以替代超声刀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50.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目前急性胰腺炎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发,但手术并发症多。我院采用内科治疗药物雷尼替丁和氟尿嘧啶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