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生脉颗粒中木脂素类成分在人和小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人口服生脉颗粒3.6g/次,小鼠灌胃给予生脉颗粒4.7g/kg,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样,用HPLC方法分析生脉颗粒和血浆样品中木脂素类成分,测定五味子醇甲浓度的经时变化,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人和小鼠给予生脉颗粒后,血浆中检测到五味子醇甲及新的成分,后者推测为五味子醇甲的代谢物。五味子醇甲在小鼠和人体内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ka为0.03和0.04h,T1/2ke为0.88和0.86h,Vd为19.12和1.73L·kg-1,CL为15.06和1.46L·h-1·kg-1,Cmax为1.196和0.098mg·L-1,Tpeak为0.21和0.50h,AUC0-∞为1.096和0.137mg·h·L-1。结论生脉颗粒中五味子醇甲可吸收进入体内,其在体内吸收和消除速度均比较快,并可在体内转化成代谢产物,且符合线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2.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状况。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白大衣性高血压组(B组)、蒙面高血压组(C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D组),检查各组的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结果D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C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7±0.1)vs(0.5±0.1),(0.6±0.1),(0.6±0.1);82微球蛋白(mg/L):(1.9±0.6)vs(0.8±0.1),(0.9±0.1),(1.3±0.1);微量白蛋白(mg/L):(43.4±7.2)vs(4.5±0.6),(4.7±0.6),(31.7±8.8);P〈0.01];C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颈动脉内膜厚度(mm):(0.6±0.1)vs(0.5±0.1),(0.6±0.1);β2微球蛋白(mg/L):(1.3±0.1)vs(0.8±0.1),(0.9±0.1);微量白蛋白(mg/L):(31、7±8.8)vs(4.5±0.6),(4.7±0.6);均P〈0.05];B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mm)显著高于A组[(0.6±0.1)vs(0.5±0.1);P〈0.01],但是两组间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1)mm vs(0.8±0.1)mm;(4.7±0.6)mg/Lvs(4.5±0.6)mg/L;P〉0.05];B组、C组、D组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84.3±16.8)g/m^2,(91.0±18.7)g/m^2,(91.4±24.7)g/m^2 vs(71.6±18.4)g/m^2;均P〈0.05],但是他们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蒙面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S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白昼舒张压(DB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直线相关。结论白大衣性高血压及蒙面高血压均可导致一定程度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03.
9-硝基喜树碱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犬静注或灌服3个剂量9硝基喜树碱,血浆9硝基喜树碱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AUC、Cmax及ke与剂量的线性关系。结果:犬静注0.5、1、2mg·kg-19硝基喜树碱,t12分别为2.2±2.2、1.8±1.7和0.8±0.6h;AUC0-t分别为105±71、272±81和396±93ng·h·ml-1;犬灌胃1、2、4mg·kg-19硝基喜树碱,Cmax分别为9.3±8.2、42.2±35.7和63.6±5.9ng·ml-1,Tmax分别为0.3±0.1、0.2±0.1、0.4±0.1h,t12分别为1.9±1.3、1.0±0.6和2.8±1.5h,AUC0-t分别为8.9±7.2、16.3±12.3和59.5±25.5ng·h·ml-1;各剂量组t12及ke与剂量无关(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6%。结论:静脉及灌胃给药后,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本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9硝基喜树碱灌胃给药后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及其与肝损害、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有无肝损害情况,将282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6组,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 双抗原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单抗原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原阳性而HBV-DNA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单抗原阳性而HBV-D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抗原阳性有合并症者发生肝损害的例数多于无合并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患者发生肾损害的例数多于>18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肝损害患者发生肾损害的例数明显多于无肝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是否发生肝损害与病原学特点及有无合并症有相关性,是否发生肾损害与年龄因素及有无肝损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三黄膏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大鼠皮下软组织的影响,从TLR2/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多邦组和三黄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以MRSA菌悬液皮下注射制备软组织感染模型,百多邦组和三黄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患处涂抹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涂抹等量凡士林,每日2次,共7 d。HE染色观察感染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感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7含量,RT-qPCR检测感染组织TNF-α、IL-1β、IL-7、Toll样受体2(TLR2)、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结合蛋白1(TAB1)、核因子(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2、TAB1、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感染组织表皮层鳞状上皮普遍增厚,胶原纤维聚集成片状、团块状,各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及感染组织TNF-α、IL-1β、IL-7含量显著增加(P<0.01),感染组织TNF-...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味对结直肠癌(CRC) 湿热蕴结证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Th1/Th2 型细胞 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6 例CRC 湿热蕴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例。2 组均 行腹腔镜CRC 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14 d 为1 个化疗周期,2 组均治疗2 个化疗周期。比较2 组肠道菌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 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组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观察组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大肠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观察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2 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较治疗前 降低(P<0.05),观察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白细胞介 素(IL) -2、干扰素(INF) -γ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IL-2、INF-γ 水平均高于对照 组(P<0.05)。2 组血清IL-10、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6 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低于对照组27.08%(P<0.05)。结论:CRC 湿热蕴结证 术后应用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能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调节Th1/Th2 型细胞因子 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