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方法该次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6月‐2011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TURBT术后没有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研究组44例,TURBT术后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的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1年、术后3年和术后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1.4%、18.2%和25.0%,对照组分别为23.3%、51.2%和62.8%,研究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4例患者术后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复发患者均再次进行TURBT术治疗,其中8例患者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仍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治疗后有2例患者复发。结论TURBT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长期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引导微创经皮肾镜Ⅰ期双通道取石术在治疗鹿角样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将61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Ⅰ期双通道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单通道治疗,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肾盏以及结石穿刺,最终用气压弹道等方式碎石,从而达到消除结石的目的,最后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采取双通道治疗的观察组在结石清除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位于肾上盏以及肾下盏的结石清除更为有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引导下实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解决单通道结石清除不彻底的缺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县卫生局及县医院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在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下,1996年度4月15日至5月29日,9月23日至10月25日,分2次对我县四乡(镇),包括47个行政村、2个乡政府及1个县办卫生学校15岁以上人群中进行了高血压普查,普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全国1991年度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手册》中规定进行。高血压诊断标准是:血压≥1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PCA3基因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前列腺增生患者34例,前列腺癌24例,取尿液,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重新取尿液,分别离心后取沉淀物,用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PCA3表达情况.结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未找到PCA3基因,前列腺癌患者尿液PCA3基因表达呈阳性,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癌患者尿液PCA3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液PCA3检测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一个指标,可以对前列腺癌的治疗进行指导.它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FGLEBT)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采用TURBT术治疗,观察组予采用FGLEBT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24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8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且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相较于TURBT,FGLEBT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囊肿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早期研究认为其属于先天性疾病,与胚胎发育相关,目前研究则认为是由于创伤、炎症导致输尿管开口相对较小引起输尿管向膀胱中脱出而形成囊性肿瘤。通常患者患上此类疾病会出现尿路刺激现象,同时可能伴有尿血(肉眼可见)或侧腰痛之类的不适感[1]。男性会表现出排尿受阻、中断现象,女性则为排尿不畅,且囊肿若体积较大可能由于对膀胱产生梗阻而从尿道脱出。输尿管囊肿若采用B超诊断会表现为椭圆形或是圆形状态的液性暗区,囊肿被环状的薄壁包裹,大多数囊肿会呈现出光滑、壁薄状态(充满状态下),若囊肿处于萎缩状态,其会表现出暂时性显示不清晰或包裹的薄壁相对略厚,囊肿会有规律的充盈与排空[2]。使用膀胱镜诊断能够看到囊肿部位的大小以及具体位置,同时查看是否伴有其它病症。在治疗方面,目前常采用经尿道电切方式实施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电切联合膀胱镜诊断治疗,以免术前使用膀胱镜造成患者更强的疼痛感[3]。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针对输尿管囊肿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M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50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及肾血流指标;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收缩速度/心脏扩张速度(S/D)、血流最高速度(Vmax)较对照组高,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较对照组(36.00%)低,均P0.05。两组手术用时、置管时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结石负荷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更小,并发症少,更利于术后恢复;前者对肾功能及肾血流指标有利。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 男性,29岁.以发热、头痛、间歇性抽搐6周,加重3天入院.曾在外院按病毒性脑炎、肝昏迷治疗4周无效.3年前因肝硬变、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手术.无癫痫病史.查体:T38℃,P 80次/分,BP14/7kPa(105/52.5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未见蜘蛛痣,可见肝掌.巩膜无黄染,颈有抵抗感.心、肺检查未见异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肝相对浊音界缩小,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扑翼样震颤阴性,双侧踝阵挛阴性,巴彬斯基征阴性.入院继续按肝昏迷治疗2周,病情无好转.仍发热(T38℃左右),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眼球胀痛.腰穿脑脊液检验:蛋白460mg/L,葡萄糖1.82mmol/L,氯化物113mmol/L;细胞数0.014×10~9/L,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