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9 毫秒
50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NSCLC标本62例及正常肺组织10例,应用非生物素二步法检测VEGF-C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以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结果:NSCLC组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及淋巴管密度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分别为0.004、0.000);VEGF-C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分别为0.102、0.387、0.121);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密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分别为0.005、0.002、0.002、0.000),淋巴结转移与VEGF-C蛋白表达及淋巴管密度有关(P分别为0.004、0.002).结论:VEGF-C在NSCLC表达增高,并诱导NSCLC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NSCLC的淋巴结转移,是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02.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每次1 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强督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评估指标(ASAS20)、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并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5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达到ASAS20的比例分别为82.75%(24例/29例)和71.43%(20例/28例)。治疗组治疗后BASDAI、BSAFI、BASMI、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BASDAI、总体评价VAS评分、脊柱痛、全身痛及夜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联合柳氮磺吡啶能显著改善AS临床症状、降低ESR和CRP水平,且比单用柳氮磺吡啶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3.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VEGF-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NSCL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VEGF-D在NSCLC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集NSCLC标本62例及正常肺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D在组织中的表达,应用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以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结果:NSCLC组VEGF-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VEGF-D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NSCLC组LVD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有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6);相关分析证实LVD同淋巴结转移范围呈正相关(r=0.379,P=0.002).随VEGF-D表达强度的差异,各组LVD存在差异,各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相关分析证实VEGF-D蛋白表达强度与LVD呈正相关(r=0.437,P=0.000).结论:淋巴管密度是NSCLC淋巴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VEGF-D参与了NSCLC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NSCLC的淋巴管侵袭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是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04.
目的 分析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探讨生命早期喂养对其发育轨迹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 19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早期喂养因素与儿童BMI-z发育轨迹的关联。结果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存在3种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组:适宜发育轨迹(65.8%)、较快发育轨迹(14.5%)和较慢发育轨迹(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7~8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9, 95%CI:1.11~2.25);辅食添加起始时间≥9月龄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OR=1.67, 95%CI:1.06~2.64)和较慢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3, 95%CI:1.03~2.26)。6月龄内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0~5岁BMI-z发育轨迹关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可分为适宜、较快和较慢...  相似文献   
505.
“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举措,课程思政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我校药理学教研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从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目标,深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修订教学大纲,拓展育人空间,改进考核评价,对药理学课程思政进行构建与探索。  相似文献   
506.
目的 探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方案的影响,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82例高血压患者,均由硝苯地平控释片(非集采)单药调整为集采药品联合用药治疗。观察1组患者42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集采)+福辛普利钠片(集采)(方案一),观察2组患者4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集采)+坎地沙坦酯片(集采)(方案二),对比两组患者改变治疗方案前、后血压水平、控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成本-效果(C/E)分析。结果 调整治疗方案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治疗方案后两组舒张压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治疗方案前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治疗方案后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均较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治疗方案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治疗方案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5.00%,均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