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3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5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PG)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80例Ⅳ期胃癌病人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XPG C46T及GSTP1 A105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80例病人XPG C46T基因C/C与T/T+C/T及GSTP1 A105G基因A/A与A/G+G/G基因型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5.459、5.291,P<0.05).同时携带XPG C46T C/C和GSTP1 A105G A/G+G/G基因型病人化疗敏感性是同时携带XPG C46T C/T+T/T和GSTP1 A105G A/A基因型病人的4.886倍(OR=4.886,P<0.05).结论 XPG C46T、GSTP1 A105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胃癌病人接受以奥沙利铂为主一线化疗药物化疗后的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5例脑梗死病人和256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根据腹围标准将两组均分成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腹型肥胖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1.779,P<0.01),等位基因差异亦有显著性(OR=1.956,95%CI1.527~2.506,χ2=28.51,P<0.0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而与腹型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DNA测序法检测32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β2-ADR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7位点CC、C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胰腺癌组分别为68.75%、31.25%,在正常胰腺组为80.00%、2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胰腺癌组为84.38%和15.62%,在正常胰腺组为90.00%和10.00%,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和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β2-ADR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胰腺癌发病无相关性,尚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食管床内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3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2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食管床内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病人349例,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RRM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和RT-PCR法,检测RRM2、CD105 (Endoglin)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低度潜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用CD105(Endoglin)标记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RRM2 mRNA和CD 105 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1) 低度潜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586±0.650,66.67% )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870±0.618, 69.35%)的RRM2 mRNA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771±0.495,0)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0.952±0.601, 26.67%) (P<0.05)。(2)低度潜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2.190±0.512, 23.15±4.38)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2.735±0.636, 25.27±6.91)中的CD 105 mRNA表达量和MVD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686±0.637, 3.40±1.78)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0.763±0.547, 12.15±2.29) (P<0.05)。(3)RRM2 mRNA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低度潜在恶性组和FIGOⅠ~Ⅱ期卵巢癌组高于正常卵巢组和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在FIGOⅢ~Ⅳ期高于Ⅰ~Ⅱ期(t=-2.370,χ2=5.937,P<0.05)。(4)RRM2 mRNA和CD105 mRNA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713,P<0.05)。结论RRM2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否有调控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6孔:对照组(Control组)不预先给药;精胺(spermine,Sper)组,检测时给予30μmol/L的Sper;Ru360组检测前30 min给予10 μμmol/L的Ru360;环孢菌素(ciclosporinA,CsA)组检测前30 min给予0.2 μmol/L的CsA;苍术甙(atractyloside,Atr)组检测时给予400 μmol/L的Atr;Ru360+Atr组,检测前30 min给予10 μmol/L的Ru360,检测时给予400μmol/L的Atr; CsA+Sper组,检测前30 min给予0.2μmol/L的CsA,检测时给予30 μmol/L的Sper;建立钙超载模型:各个实验组上机检测时都给予200 μmol/L的CaC12.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持续监测6 min观察各个实验组线粒体酯化钙黄绿素(calcein AM)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线粒体calcein AM荧光强度迅速减低(0.073±0.011);与对照组比较,Ru360组(0.779±0.015)、CsA组(0.923±0.011)线粒体calcein AM荧光强度减低缓慢(P<0.05);与Sper组(0.023±0.006)比较,CsA+Sper组(0.713±0.032)线粒体calcein AM荧光强度减低缓慢(P<0.05);Ru360+Atr组(0.643±0.087)与Atr组(0.047±0.015)比较,线粒体calcein AM荧光强度减低缓慢(P<0.05);与Ru360组(0.779±0.015)比较,Sper组(0.023±0.006)线粒体内calcein AM的荧光强度迅速减低(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水平上MCU对mPTP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3 mRNA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 (T)及癌旁组织 (PT )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及其受体 3 (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析 3 6例新鲜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 C/flt 4mRNA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旁组织中VEGF CmRNA表达与flt 4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肺癌组织中VEGF C ( )而在肿瘤或 /和癌旁组织中出现flt 4(COMVEGF C) ( )与淋巴结转移 (P <0 .0 1)及临床病理分期 (P <0 .0 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OMVEGF C在肿瘤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是一个反映患者淋巴转移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9.
背景: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形成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形成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目的:建立可靠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和消化法分别进行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02,饱和湿度下培养,分别描述其生长曲线、形态及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组织贴壁法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20-40d可传第1代,以后每7—10d可传1代,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消化法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成功,15—20d细胞可融合成片,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进一步证实两种方法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均培养成功。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