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弥散程度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因OVCF行PKP手术的224例老年患者,根据影像学资料中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骨水泥弥散至中点附近;弥散程度≤50%;B组为骨水泥弥散已过中线但未至全椎体;C组为骨水泥弥散分布接近于全椎体。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A组34例,B组106例,C组84例。A组发生1例(2.94%)骨水泥渗漏,少于B组(5例,4.72%)和C组(7例,8.3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3 d的VAS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均<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三组ODI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伤锥椎体高度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但三组间各时点ODI...  相似文献   
22.
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细胞计数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以10ng/ml浓度时其作用最强(P<0.05);(2)淫羊藿甙可明显抑制分化早期成骨细胞内ALP活性,而对分化晚期成骨细胞内ALP活性具有促进作用;(3)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结论淫羊藿甙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同时,增强了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3.
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细胞计数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以10ng/ml 浓度时其作用最强(P<0.05);(2)淫羊藿甙可明显抑制分化早期成骨细胞内ALP活性,而对分化晚期成骨细胞内ALP生具有促进作用;(3)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结论 淫羊藿甙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同时,增强了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因腰椎不稳症在我院行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23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原有神经压迫症状消失,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最终随访较术前椎间隙高度明显增高(P<0.05).椎间融合率约为95.7%,JOA评分优良率87.0%.结论 后路保留终板、均匀颗粒骨打压植骨行腰椎间融合术结合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融合率高,同时具有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杨德勇  王俊勤 《山东医药》2010,50(14):70-70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椎体溶骨区注入骨水泥。结果25例手术顺利,术后疼痛即刻减轻17例,消失3例,3、7d后疼痛减轻各2例,无改善1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安全、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26.
自体骨/固骼生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固骼生复合物应用在四肢良性骨肿瘤、瘤样病变骨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38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四肢良性骨肿瘤;术中将病灶于外科边缘彻底刮除,根据病损情况选择自体骨颗粒加固骼生彻底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术后固定关节6周,避免负重。结果38例患者术后随访1—8年,平均3年6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病变复发,4例发生轻度病理性骨折,1例术后切口渗液较多,1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所有骨移植体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再生形态。结论自体骨/固骼生复合物应用在四肢良性骨肿瘤、瘤样病变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背景:有学者认为手术增加了颈椎不稳定的风险,后纵韧带的张力有可能改变体内生长因子表达。然而两者是否存在关系还没有定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4是具有独立异位成骨作用的细胞因子之一。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对颈椎后纵韧带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 mRNA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1/2006-12在泰山医学院完成。 材料:清洁级成年SD大鼠48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70~350 g。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行C3~6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旁肌切断手术;假手术组:仅作皮肤切口;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为。于处理后1,2,4,8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其后纵韧带。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4 mRNA表达水平。 结果: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明显骨形态发生蛋白4 mRNA的表达;手术组于手术后1周表达明显,持续到8周。 结论: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可以导致后纵韧带早期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4 mRNA表达上升,内源性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可能导致手术后韧带骨化发展。  相似文献   
28.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4例是双侧)跟骨骨折,本组有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定术后功能为53~98分,平均84.8分,结果优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9例,切口愈合不良率18.7%,包括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窦道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钢板部分外露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必须高度重视软组织的处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合理的处理,才能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29.
死骨挖除股方肌蒂肌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骨坏死王信胜王俊勤杨凯贾庆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仍为骨科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1〕。临床治疗主要目的:(1)防止股骨头软骨下骨的塌陷;(2)停止或缓解关节变性过程〔2〕。1993年4月我们受股方肌肌蒂骨瓣治...  相似文献   
30.
1 病例 患者男,62岁,农民。2008年2月24日下被一侧倒塌的墙体伤及双髋部致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来诊。查体:老年男性,神志清,额部正中可见一约3cm创口。左下肢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臀部可扪及股骨头。右下肢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腹股沟部可扪及股骨头。双侧髋关节弹性固定,左足背浅感觉减退,踝背伸肌肌力0级,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右下肢感觉、运动及血运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