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36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21篇 |
临床医学 | 131篇 |
内科学 | 6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6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药学 | 277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春雷韩勇李鹏师少军马林吕永宁杨玉 《中国药师》2016,(6):1153-1156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给药方案的设计,探讨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的合理方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华法林抗凝过度致肾损伤患者的用药方案的优化和药学监护。结果: 确定符合患者特点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方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给药过程,有利于增强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和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测。糖尿病使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静息心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将人群按心率三分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随着心率水平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情况。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在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后,心率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表明,心率≥87次/min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心率≤76次/min人群的2.42倍(OR=2.42,95%CI 1.76~3.35)。在总人群中,心率每增加10次/min,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则增加37%。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静息心率的升高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磺达肝葵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UA患者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组20例和低分子肝素钙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磺达肝葵钠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低分子肝素钙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钙组发生出血事件3例,磺达肝葵钠组发生出血事件0例,磺达肝葵钠组与低分子肝素钙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A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磺达肝葵钠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死亡终点,没有区别,但磺达肝葵钠与低分子肝素钙组比较明显减少了出血. 相似文献
24.
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连续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来立信)注射液和复方丹参,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堵塞输液管。经立即关闭并更换输液器或排掉输液管内剩余的药液,监测病人病情变化,未发生输液反应。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在250mL生理盐水中加入复方丹参16mL,再加入盐酸左氧氟沙星针剂0.1g,35s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颠倒药物顺序,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加入复方丹参溶液也出现白色沉淀。重复上述实验各两次,均在50s内出现相同情况。证明左氧氟沙星与复方丹参间存在配伍禁忌。建议输入左氧氟沙星后先续接未加药的生理盐水,以60gtt/min的速度静… 相似文献
25.
李燕娄艳郑玲利蒋婷黄玲 《中国药师》2016,(6):1132-1134
摘 要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AB)培养阳性痰标本的结果判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分析1例结肠癌术后入住ICU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讨论AB培养阳性痰标本的判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虽然多次痰培养结果提示阳性,但痰标本质量不高培养结果可信度低,且由抗菌药选择压力而筛选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 AB)的可能性小,再结合患者临床感染症状不重和ICU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有效的情况辩证分析,认为患者具备定植AB感染的高危因素,分离到的XDR AB不是致病菌。结论:当呼吸道标本AB培养阳性时,首先应通过涂片结果评价标本质量、留意是否存在白细胞吞噬或伴行的现象,再分析是否存在抗菌药选择压力筛选的可能、分析患者是否具备定植菌感染高危因素,最后结合患者临床感染症状、药敏结果出来前的抗感染治疗疗效来综合评价其是否为致病菌,然后再确定下一步抗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摘 要Toll 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存在,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TLR2与TLR4介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炎症因子IL-β的产生,其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主线,从TLRs的结构与分布,配体与介导的信号通路,以该通路为靶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该通路与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佐证及基于该信号通路为导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摘 要 目的:优选ZTC1+1 Ⅱ型澄清剂处理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黄酮保留率、蛋白质清除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 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5 g/ml,澄清剂加入量分别为4%B组分和2%A组分,水浴温度60℃,水浴保温时间60 min;总黄酮保留率为91.32%,蛋白质去除率为35.82%,固形物的去除率为8.1%。结论:ZTC1+1 Ⅱ型澄清剂对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8.
29.
30.
摘 要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经婴儿皮肤的渗透动力学特性,并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当归挥发油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方法: 采用Franz 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实验,HPLC法检测接收液中藁苯内酯的浓度,计算当归挥发油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和速率常数。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当归挥发油对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当归挥发油在婴儿皮肤的渗透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当归挥发油使皮肤表面皱褶增多,角质层局部断裂脱屑,翻卷呈破棉絮状,毛囊口扩展,毛干的毛小皮剥脱变细;透射电镜显示,角质层细胞崩解脱落,基底层及棘层细胞连接断裂,细胞间隙增大。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较好的皮肤渗透性能,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与改变皮肤结构密切相关,当归挥发油可改变角质层结构,使细胞间隙增大,有利于药物渗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