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1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7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评价鱼皮胶原蛋白海绵作为植入型生物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对草鱼皮胶原海绵的体内细胞附着性、免疫原性、致炎性、稳定性与形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猪皮胶原海绵相比较。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FA)、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FP)和猪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P)海绵均为细纤维组成疏松多孔显微结构。2 mm× 2 mm × 8 mm杆状胶原海绵植入SD大鼠后肢(每组n=6)长收肌1周,3种材料内部均有大量有核细胞入驻。比较炎性细胞浸润面积,FP组((7.93 ± 0.77)mm2)与PP组((7.49 ± 1.03)mm2)没有显著差异,FA组((9.81 ± 1.42)mm2)与其他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FP组材料截面变形但边缘清晰,疏松纤维结构完整。FA组材料边缘模糊,内部见散在断裂纤维。PP组材料边缘已失去,未见纤维结构。昆明小鼠(每组 n=5)接受胶原蛋白溶液注射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水平,酶联免疫吸光度值FA组(0.602 ± 0.036)、FP组(0.518 ± 0.019)、PP组(0.390 ± 0.085),仅FA组与PP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显示三种材料均适于细胞附着,FP的免疫原性及致炎性接近于PP,FP海绵体内稳定性好于FA海绵与PP海绵。实验结果表明3种检测材料中鱼皮酶溶性胶原海绵(FP)具有组织相容性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实验对超声体模的血管扩张功能(FMD)斑块高度进行了测量,对各种测量方法做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的评估方法及软件,以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颈动脉超声体模的实际尺寸作为金标准,对FMD斑块高度进行了测量,利用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和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分别使用3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横向直接测量、横向间接测量和纵向直接测量,获取斑块的高度,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横向间接测量方法中,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比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更为准确;而在横向直接测量和纵向直接测量中,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比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更为准确。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与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的测量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相差的绝对值并不大(对应0.30、0.45、0.60 cm等 3种斑块高度,小于0.02 cm)。总体来说,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和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测量结果都接近于金标准,但自行开发的分割软件的精确性优于超声诊断仪专用软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来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在选择注意任务下额区的神经活动。实验采用高密度的脑电采集仪来记录受试在执行改进的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Visual-CPT)范式下的ERPs,12名患儿(ADHD组)及13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参加本次试验。在Go和No-go条件下,分别对两组受试的行为学及ERPs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ADHD组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得较差,漏报率和错误率明显增加,而且反应时间明显延长;无论是Go条件还是No-go条件,潜伏期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ADHD组相比对照组在额区表现出幅值显著低的N2成分(P<0.05);此外,ADHD组在No-go条件下具有幅值显著高的P2成分(P <0.05)。结果表明,ADHD患儿在认知功能执行中产生障碍,而这种障碍可能与其额叶区域的ERPs波形幅值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典型的脑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如何早期诊断此类疾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脑电信号包含的功能信息,在脑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从AD的发病机理出发,总结AD的常规诊断方法,进一步阐述脑电特征分析方法,即脑电功率谱、脑诱发电位、脑电近似熵及脑电复杂度等在AD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和正常生育妇女(FC)“种植窗”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E2/P水平和子宫内膜组织学时相、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TRAF3)蛋白质的表达及其变化差异与反复种植失败的关系。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募集34名女性自愿者(反复种植失败患者15例,生育对照组19名)。在黄体生成激素(LH)+6~LH+9 d检测血清E2、P水平,微创法取子宫内膜组织;应用Western blot进行TRAF3的蛋白质水平半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ER、PR和TRAF3定位表达与图象半定量分析。结果 “种植窗”期血清E2、P水平,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ER、PR,基质细胞ER、P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IF患者血清E2/P显著高于对照组([WTBX]P[WTBZ]=0.026)。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显示TRAF3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表达很弱;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分析和Western blot半定量结果均显示不明原因RIF组TRAF3表达显著降低([WTBX]P[WTBZ]=0.02)。结论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存在TRAF3的定位与半定量表达;E2/P升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组织局部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细菌纤维素是具有天然纳米网状结构的支架材料,选择性催化氧化可改善其降解性能。以NaClO、TEMPO和反应时间为变量,研究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Br/NaClO体系对细菌纤维素的氧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体系初始阶段的反应速率随NaClO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体系pH值是影响此阶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且体系最大反应速率出现在pH=10.50~11.00之间;TEMPO用量对此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对整个反应过程而言,体系的反应速率和不溶性产物的羧基含量都随NaClO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NaClO用量在1~8 mL之间时,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都随催化剂TEMPO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不溶性产物的羧基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先逐渐减小后保持相对稳定在0.70~0.75 mol/kg。在不同反应阶段,TEMPO/NaBr/NaClO体系对BC的氧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BC独特的结构特点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通过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实现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在卫生部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Delphi法专家咨询确定电子病历可以结构化的数据项,实现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临床文档结构标准(CDA)两项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标准化传输和交换,使得电子病历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能够被机器自动识别,实现数据的自动化传输和交换;最后,研发电子病历完整性测试系统,实现电子病历完整性的自动测试。完成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全流程的技术研究,形成技术规范。有123家医院实现电子病历标准化上传省级卫生信息平台,有16家电子病历提供商具备了电子病历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能力。初步实现了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电子病历数据传输技术规范作为浙江省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P19细胞分化过程中激活型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调控因子mRNA的表达,探讨其神经分化机制。方法用维甲酸(RA)诱导P19细胞分化,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19分化前以及分化后2、4?d时果蝇As c的哺乳动物类似物(Mash 1)、果蝇atonal的哺乳动物类似物(Math 1)、Neurological stem cell leukemia 2(Nscl 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ash 1蛋白的表达。结果Mash 1 mRNA和Nscl 2 mRNA 随分化表达升高,在分化后2?d到达顶峰后下降,Math 1 mRNA在分化后期表达明显。Mash 1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一致。结论P19细胞分化过程中bHLH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相性,为解释神经细胞分化调控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从准噶尔乌头中筛选抗EGFR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考察筛选成分对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方法: 用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膜色谱(EGFR/CMC)通过十通切换阀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构成二维在线联用色谱系统,将CMC上保留的组分进行接液,用离线MS来鉴定准噶尔乌头中抗EGFR活性成分;利用分子模拟对接实验分析活性成分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体外用MTT实验证实活性组分对 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为作用于EGFR的有效成分,并具有与对照药物吉非替尼类似的色谱保留特性;分子模拟对接实验表明这些成分与EGFR的相互作用方式与阳性药吉非替尼相似;MTT实验证实在浓度为0.4~50 μmol·L-1范围内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对HEK293细胞增殖与EGFR高表达的体外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筛选的结果与生物效应相一致;在线EGFR/CMC HPLC MS二维色谱系统在中药复杂体系中快速筛选发现活性物和药物先导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充分展现了细胞膜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对茜草科茜草属植物东南茜草的藤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东南茜草的干燥藤用75% 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用水溶解,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粗提物。粗提物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1H-NMR,13C-NMR)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ecoisolariciresinol (1),Xanthopurpurin (2),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3),脱氢松香酸 (Dehydroabietic acid, 4),2-hydroxy-1-methoxyanthraquinone (5),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6),Lirioresinol A (7),2-hydroxy-7-methyl-9,10 anthraquinone (8),Strychnovoline (9),Ciwujiatone (10),3,4-divanillyl- tetrahydrofuran (11),2-(4-hydroxypheny) 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e [3,3,0]octane (12), (6S,9R)-vomifoliol (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东南茜草藤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7~13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