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无症状脑血管病 (CVD) ,包括无症状腔隙梗死和晚期脑室周围高信号 (PVH)者易患卒中和血管性痴呆。局部凝血酶生成与外周动脉硬化性闭塞病(PAOD)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对进行性血管性痴呆及其易患状态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凝血酶抑制在无症状CVD和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17例无症状轻度慢性PAOD患者分为晚期CVD(12例 )和无CVD(5例 )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 (argatroban)静注前、后 2小时行深部脑白质和小脑半球质子 (…  相似文献   
12.
丁露  夏云红  王为民  姚荣杰  孟曼 《安徽医药》2018,22(10):1926-1928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CD8+T细胞亚群CD28+及CD57+的表达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次治疗患者30例, TNM分期(UICC,第7版)Ⅲ期12例,Ⅳ期18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7例。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中CD8+T细胞CD28+和CD57+的表达水平,分析该表达水平变化及与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为(12.34±3.72)%,CD57+ T细胞亚群比例为(19.53±5.26)%。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为(23.53±4.15)%,CD57+ T细胞亚群比例为(11.3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类指标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而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增加,CD8+CD57+T细胞未见差异,而CD8+CD28+T细胞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周期化疗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血清中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缓解组(稳定+进展)患者的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10.62±2.74)%、(20.45±4.36)%.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中CD8+CD28+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减低,而CD8+CD57+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联合该两种T细胞亚群检测不仅可以了解肺癌患者免疫状况,同时可以评估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估12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公式在估算肾脏疾病患者GFR中适用性.方法 选择肾脏疾病患者13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53例;年龄16~85岁,中位年龄52.5岁;慢性肾脏病(CKD)84例,非CKD53例.行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长期控制中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异常灌注灶恢复情况和V—EEG的变化。方法:观察25例BECT患儿经抗癫痫药治疗前后发作间期SPECT显像与长程EEG及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控制发作时间平均30个月,用药前后SPECT、两次比较:用药后SPECT正常增加10例(67%,P〈0.05);低灌注减少1例(33%)和高灌注减少9例(53%),单灶减少9例(64%),多灶减少1例(17%)。EEG比较:用药后正常增加7例(28%,7/25;P〈0.05),CT和(或)MRI检查均无异常。结论:抗癫痫药物可改善BECT的异常灌注灶和减少痫样放电,部分异常灌注灶经治疗可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静脉血和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方法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亚低温(33~35℃)和常温处理。测定患者第3天、第7天静脉血和脑脊液中AVP的含量。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静脉血和脑脊液中AVP含量均比常温组有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GOS评估,亚低温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抑制AVP升高,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起保护作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采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幼儿龋齿充填中两种预防牙科畏惧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般干预法和母亲教育法在3~6岁幼儿龋齿充填治疗中预防牙科畏惧症(DF)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50例3~6岁乳磨牙牙合面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男女各25例。一般干预组:提前30 min由医师陪同,讲解有关龋病防治的图片,熟悉就诊环境,熟悉治疗器械,回答患儿关于治疗相关问题的提问;母亲教育组:初诊时不进行治疗,而是由医师对母亲单独进行1 h的教育,再由母亲在家中对患儿进行1周的心理辅导,1周后复诊进行充填治疗;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针对DF的干预。三组患儿均接受乳牙龋齿的非创伤性充填治疗。采用Veerkamp的DF评分标准,由3名医师盲法独立评分,取3名医师评分均值作为患者最终的DF值,对三组DF值及DF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DF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0,0.3),(1.7,1.0),(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114,P〈0.01),DF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DF的发生率分别为90%、64%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P〈0.01),DF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龄前幼儿龋齿的充填治疗中,一般干预法和母亲教育法均可预防DF,后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改善妊娠期龈炎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方法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以寻求效果较好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进行孕前咨询和检查的48例妇女分为三组,各16例,健康指导组(A组)进行孕前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处理组(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超声波洁治,对照组(C组)暂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三组妇女均在孕前和妊娠6个月时进行牙龈指数(GI)、简化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的检查。结果妊娠6个月时与孕前基线相比,A组、B组GI显著下降(P<0.05),C组显著上升(P<0.05),A组CI-S无明显变化(P>0.05),B组CI-S显著下降(P<0.05),C组CI-S显著上升(P<0.05),A组、B组DI-S显著下降(P<0.05),C组显著上升(P<0.05)。B组在妊娠6个月时DI-S、CI-S、GI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孕前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并作预防性洁治对妊娠期龈炎的预防效果优于孕前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18.
妊娠足月时 ,羊水量少于 30 0 ml称为羊水过少 ,因其围产儿死亡率及围产儿发病率明显升高 ,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共收治羊水过少产妇 1 0 7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为 35 2 1例 ,其中羊水过少 1 0 7例 ,发生率为 3.0 3% ;初产妇为 96例 ,经产妇 1 1例 ;年龄2 4~ 4l岁 ,平均 2 7.3岁 ;孕 37~ 39+ 6周 38例 ,孕40~ 41 + 6周 5 7例 ,孕≥ 42周 1 2例 ;随机取同期分娩的羊水正常的 1 0 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1 .2 诊断…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33岁。因上腹部隐痛 1个月 ,B超发现肝门占位 3d就诊。患者上腹部隐痛为持续性 ,与饮食无关 ,无恶心、呕吐、发热、盗汗、腹泻、便秘和便血。无腰酸、尿频、尿急和尿痛等。体检 :T :36 5℃ ,P :80次 /min ,R :18次 /min ,BP :130 /90mmHg。巩膜无黄染。全身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 :胸片 :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纤维肠镜 :全结肠粘膜光滑 ,未见溃疡和新生物 ;B超 :肝脏、胆囊和胆道、胰腺和脾脏未见异常 ,于胰头周围、腹主动脉旁、第一肝门处见范围 2 5mm×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AEDs)长期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发作期间应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异常灌注灶的修复。方法:颞叶癫癎患者经AEDs、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尼莫地平治疗,并在两次发作间期行SPECT、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和CT/MRI检查。结果:44例癫癎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病程为3.5年;44例患者中病因明确者为19例(家族史2例,围产期损伤1例,热性惊厥3例,颅脑损伤出血1例,颅脑外伤5例,脑膜脑炎3例,脑部手术2例,多病因2例)。癫癎发作控制平均为25个月。治疗前发作间期SPECT异常(颞叶和非颞叶)感兴趣区(ROI)为77.3%,长程V-EEG异常77.3%(其中癎样放电88.2%),治疗前CT/MRI异常47.7%。治疗后发作间期SPECT正常增加4.5%(P〉0.05),异常灶减少8.3%(P〉0.05);长程V-EEG正常增加27.3%(P〈0.05),癎样放电减少53.3%(P〈0.05);结论:长期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的异常灌注灶修复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癫癎,防治重点应放在颞叶癫癎症状出现之前的继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