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MCV)对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9例RA患者、51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抗MCV、RF IgG、RF IgA,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 IgM,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A组患者血清中抗MCV含量为(451.07±40.38)IU/mL,明显高于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ROC曲线确定抗MCV诊断RA的最佳阈值为54.05 IU/m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较RF IgM、RF IgG、RF IgA明显增加(P<0.05),但与抗C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CV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87%、91.21%,高于其他4项指标;在抗MCV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中,抗MCV/抗CCP/RF IgM/RF IgG/RF IgA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最高,为98.73%;而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的是抗MCV/抗CCP联合检测,分别为90.11%、91.18%。在RA患者中,抗MCV与抗CCP、RF IgM、RF IgG、RF IgA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0.272、0.269、0.343(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抗MCV水平对于筛查和辅助诊断R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具体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0.213,0.426,0.853 g·kg~(-1)),空白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10 d,末次给药1.5 h后,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心脏采血,分离血清,56℃灭菌,0.22μm过滤,制备加味四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含药血清孵育胃癌细胞SGC-7901,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肿瘤抑制基因p53,c-核蛋白类基因(c-My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mRNA的表达,运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53,c-Myc,Caspase-3,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比率显著升高(P0.01),且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早期+晚期凋亡率达到22.58%(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加味四君子汤中剂量组能显著促进Caspase-3 mRNA表达(P0.01),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能显著上调p53及c-Myc mRNA表达量(P0.01),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显著抑制Bcl-2 mRNA表达(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加味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能使c-Myc,Caspase-3,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凋亡相关分子p53,c-Myc,Caspase-3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预转化到大肠杆菌DH5 α中的人K562细胞cDNA文库进行扩增、纯化和鉴定并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细胞,为下一步的靶蛋白筛选做准备.方法:对K562细胞cDNA文库进行扩增,提取文库质粒,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Y187细胞,并用PCR和酶切鉴定转化结果.结果:成功的扩增人K562细胞cDNA文库、并验证了文库的多样性、将文库质粒成功转化酵母Y187细胞.结论:K562细胞cDNA文库的成功扩增、纯化、鉴定,为进一步的文库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苦参碱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终质量浓度为0.1、0.2、0.4、0.6 mg/mL的苦参碱作用肺腺癌A549细胞48 h后,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终质量浓度为0.2 mg/mL的苦参碱作用A549细胞48、72、96 h后,经透射电镜和DNA Ladder实验了解到细胞凋亡的发生,PCR-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实时RT-PCR检测hTER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种质量浓度的苦参碱作用A549细胞48 h后,均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0.2 mg/mL的苦参碱作用A549细胞不同时间后,经透射电镜形态学检测和DNA Ladder实验,均显示A549细胞发生了凋亡改变;0.2 mg/mL的苦参碱作用A549细胞48 h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受抑,hTERT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苦参碱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破坏端粒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对HBsAg低值血清样本确诊试验的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评价和解释HBsAg低值结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HBsAg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HBsAg结果为0.05~1.00IU/mL的低值血清样本596份,采用雅培Architect H BsAg确诊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结果 HBsAg低值样本占HBsAg阳性样本的12.59%.雅培HBsAg确诊试验的总阳性率为72.15%,其中0.05~0.10、>0.10~0.20、>0.20~1.00 IU/mL的确诊阳性率分别为11.25%、88.35%、100.00%,各水平确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98,P<0.01).CLIA方法检测HBsAg血清样本的“可疑区间”为0.08~0.14 IU/mL.在不同年龄阶段的HBsAg阳性样本中,<1岁年龄阶段人群在0.05~0.14 IU/mL的检出率最高,达90.60%(135/149).结论 CLIA方法检测HBsAg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尤其应注意小于1岁年龄阶段人群的HBsAg的低值结果的评价和解释.  相似文献   
56.
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关节畸形很常见 ,约占同类手术的1/3。可大体分为屈曲挛缩型和反屈松弛型。畸形的矫治顺序是先矫正短肢 ,后调整力线 ,再平衡肌力。膝关节手术应符合其生物力学原理 ,目的是矫正畸形,调整力线 ,平衡肌力 ,稳定关节 ,恢复关节正常应力分布 ,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脂的关系。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166例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血脂水平,分析各个证型与血脂以及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以瘀血痹阻证为主要证型。瘀血痹阻证和痰凝心脉证均以3支病变为主,较心气虚弱证病变支数多,病变程度严重;痰凝心脉证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各证型相近。结论冠脉造影结果及血脂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非高发区人群血浆EB病毒(EBV)DN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1 153例初治鼻咽癌和244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血浆EBV DNA检测结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 DNA。分别以400拷贝/ml为临界值判断(≥...  相似文献   
59.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HD的发生、发展常伴随代谢障碍。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CHD事件[1,2]。精确且敏感的诊断方法对CHD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3]。代谢组学技术在CHD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4],它是一门新兴的系统生物学学科,通过分析差异性代谢物可获得疾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和受干扰的代谢通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OD组),二甲双胍组(MET组),葛根交泰丸高(GJH),中(GJM),低(GJL)剂量(12.15,8.1,4.05 g·kg-1)组;治疗后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大鼠血清样本,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肝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的差异。结果:与N组比较,MOD组大鼠体质量减轻,FBG,TG,TC,LDL-C,ALT,AST,BUN,SCr,UA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FBG,TG,TC,LDL-C下降(P0.01),MET组,GJH组和GJM组ALT,UA明显下降(P0.05);与MET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LDL-C下降(P0.05),GJL组FBG,ALT,UA均升高(P0.05),GJM组TC,LDL-C降低(P0.01);与GJM组比较,GJH组和GJL组体质量降低,FBG,TC,LDL-C均升高(P0.05),GJL组ALT,UA升高(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葛根交泰丸均能明显降低T2DM大鼠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增加大鼠体质量,抑制ALT表达,降低UA含量,可用于防治T2DM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