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本组采用神经生长素(NGF)治疗此类病人150例,其剂量为成人NGF10000 U,儿童5000 U,1~2次/d,20天为一疗程,全组治疗20~180次不等.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7%,而常规治疗组74%,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文章就NGF对颅脑伤的治疗作用和NGF对脑损伤病人治疗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NGF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1例(32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10个月~6年的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患者髋关节术前活动度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为143.2°,其中平均屈髋90.8°;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术前平均32.3°,术后平均4.7°;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6.8分,术后平均92.6分。术后患者髋痛消失,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比较无牵引床下仰卧位与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在无牵引床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体位不同分为两组:仰卧位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3.4±7.2)岁.侧卧位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71.8±6.6)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68例患者术后获10 ~ 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仰卧位组患者手术时间[(69.6±7.1) min]较侧卧位组[(47.2±6.0) min]长,术中出血量[(261.6±43.3) mL]较侧卧位组[(182.7 ±47.8) 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仰卧位组优24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侧卧位组优2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 在无牵引床的情况下,采用侧卧位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联合波普成像和弥散成像诊断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 例早产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核磁共振检查资料.结果 波普成像代谢产物早产儿较健康儿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 内弥散成像诊断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特征性.结论 联合应用波普成像和弥散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分别在3d内早期经显微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52例显微手术,98例经血管内栓塞:随访12个月:术前术后行TCD监测。结果 52例行显微手术者中院内死亡3例;12个月后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28例、4分(轻度致残)14例、3分(严重致残)4例、1分(死亡)3例。98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者中院内死亡5例;随访12月,GoS评分:5分72例,4分13例,3分4例,1分4例。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发现.血管内栓塞疗效较显微手术好.疗效良好率血管内栓塞治疗组较优,完全栓塞率早期经显微手术较优(P〈0.05),再出血率和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方法各有所长.还不能相互取代.有些患者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6.
背景: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疗法)是比较新颖的人工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置换后镇痛方案中的止痛效果。 方法:选择26例实施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镇痛药液(包括罗哌卡因200 mg、肾上腺素 5 mg、曲安奈德5 mg),记录患者置换前后静止与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伤口并发症等。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胃肠外阿片类药物,置换后1~3 d静息痛和运动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为2.5 d,置换后第二三天的膝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各为45°和55°,置换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说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关节周围注射该镇痛药物在可减少置换后早期静止和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改善置换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且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背景: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疗法)是比较新颖的人工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置换后镇痛方案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6例实施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镇痛药液(包括罗哌卡因200mg、肾上腺素5mg、曲安奈德5mg),记录患者置换前后静止与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伤口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胃肠外阿片类药物,置换后1~3d静息痛和运动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为2.5d,置换后第二三天的膝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各为45°和55°,置换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说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关节周围注射该镇痛药物在可减少置换后早期静止和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改善置换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且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我院自1978年1月~1990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4例,占同期胸外伤132例的3.3%。临床易于误诊,现将此4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高压氧综合治疗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谢培增何强华姚建立王东军本院从1986年1月至1996年10月共手术治疗脊髓疾病456例,其中因脊髓外伤和术后出现继发性脊髓损害者119例。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结果明显不同,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0.
阿片受体拮抗剂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观察早期治疗患者的颅内压(ICP)、脑水肿、GCS评分,同时比较伤后6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ICP增高幅度和脑水肿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死亡率、重残率及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增高的幅度,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