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王世文 《四川中医》2013,(10):89-90
目的:观察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溃结汤保留灌肠每天1次,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5~3.O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针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不同分期不同针刺法的疗效.方法:180例KOA患者依病情分为瘀沫期、筋膜拘挛期、筋结病灶形成期,每期60例,随机分为分期治疗组与电针组各30例.分期治疗组:瘀沫期采用经脉压痛点针刺、电热温针法治疗,筋膜拘挛期采用小针刀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筋结病灶形成期采用粗银质针电热温针法治疗;电针组:三期均采用固定穴位针刺电针法治疗,穴取梁丘、血海、阳陵泉等.结果:分期治疗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87/90)和91.1%(8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期治疗组控制显效率88.9%(80/90),明显高于电针组的62.2%(56/90,P<0.001),而且电针组随病情的进展与病期的深入控制显效率随着下降.两组治疗后病情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分期治疗组较电针组积分降低更明显(P<0.001).结论:分期针刺法能明显提高对KOA的临床疗效,更具针对性.“经筋病理”三期机制与分期论治是认识与治疗KOA的又一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描述2013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分析中国HFRS流行特征和疫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级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HFRS发病呈略微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12 810例,较2012年下降3.74%;发病率0.95/10万;死亡109例,病死率0.85%。疫情仍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山东、陕西、河北、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区,病例数占全国82%。全年发病仍然呈春季、秋冬季两个高峰,秋冬季峰高于春季。男女病例比为2.70:1;仍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仍以农民为主。40个国家级监测点共报告1165例,占全国总数的9.09%,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不一致,略微上升。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与2012年相比有所上升,春季更为明显,个别点波动较大。优势鼠种野外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其次为褐家鼠;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小家鼠次之;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仍是我国HFRS最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病原仍是HNTV和SEOV型汉坦病毒。近些年云南监测点发现以大绒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泸西汉坦病毒疫源地。结论 我国HFRS总体疫情呈略微下降趋势,但监测点发病总趋势略微上升,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或者波动较大,这些地区HFRS暴发流行的隐患仍然存在。继续加强扩大免疫规划接种项目、落实防鼠灭鼠工作、进行环境整治、加强健康宣教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依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4.
目的观察大剂量γ-氨基丁酸(GABA) 与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联合维生素B6(VitB6)对毒鼠强(TET)急性中毒大鼠的治疗及对中毒大鼠大脑保护作用,并与单纯使用大剂量γ-氨基丁酸(GABA)、二巯基丙磺酸钠 (Na-DMPS)解毒效果相比较,为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染毒组、单纯大剂量GABA治疗组、单纯Na-DMPS治疗组、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联合用药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TET灌胃制造大鼠急性中毒模型。染毒后即刻给予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大剂量GABA、NA-DMPS或生理盐水。大鼠死亡前立即或2h后取血测血清NSE、S-100β蛋白,并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单纯大剂量GABA治疗组、单纯Na-DMPS治疗组、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维生素B6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能有效缓解中毒大鼠症状,延长抽搐潜伏期及惊厥潜伏期。染毒即刻使用联合药物治疗在延长中毒大鼠惊厥潜伏期方面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大剂量GABA或Na-DMPS治疗;单纯染毒组大鼠血清中NSE、S-100β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各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与单纯染毒组比较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均较单纯给药组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均较单纯染毒组大鼠病理改变轻,联合用药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最轻。结论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联合用药方案的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大剂量GABA、NA-DMPS;大鼠血清中NSE、 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毒鼠强中毒脑组织损伤及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IGF-1组,每组24只.大鼠SAP模型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自胆胰管注入建立,三组在建模后6h、12h、24h 各取8 只测定血清淀粉酶、内毒素、二胺氧化酶、TNF-α、IL-1β、肺损伤病理评分,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SAP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二胺氧化酶、TNF-α、IL-1β、肺损伤病理评分较对照组升高;经IGF-1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较SAP组均有下降.结论 IGF-1可通过改善肠粘膜屏障、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减少内毒素诱导的炎性介质产生从而减轻SAP肺损伤.  相似文献   
186.
<正>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曾是台州市最常见的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水、改厕工作的开展及甲肝疫苗的推广使用,甲肝发病率逐渐下降。为了解台州市甲肝发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台州市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分析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现状及趋势。方法 采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8-2021年全国SFTS病例数据,采用Excel 2016、Joinpoint 5.0.2、SPSS 26.0和GraphPad Prism 8.0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尤其重点省份按月报告SFTS病例情况。结果 2018-2021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累计报告病例8 835例,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例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但以散发为主,报告病例数自3月开始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4-10月(96.79%,8 551/8 835),一般在5-7月达高峰;人群分布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女性略多于男性,平均病死率为5.38%,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2018-2021年,我国SFTS流行特征虽维持稳定,但报告病例数逐渐增多,分布范围呈扩大趋势,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