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容积过多,肾小球滤过率升高;之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最后引起肾小球硬化.并有时表现出肾小球硬化结节形成。糖尿病所致的肾病在国外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位病因。近年又提出,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为最早期的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小管基底股增厚在DN的早期也有表现,并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肾小管间质的结构改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硬化[1]。然而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引起糖尿病肾脏肥大及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的机理…  相似文献   
92.
目的:体外研究高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时PAI-1和细胞外主要基质成分Ⅳ型胶原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的相关性。方法: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葡萄糖中,不同时间段采用RT—PCR方法检测PAI-1 mRNA转录水平,Westh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Ⅳ型胶原的合成。随即用黄芪药物血清刺激细胞,观察二者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细胞PAI-1表达升高,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说明PAI-1表达与高糖作用存在相关性。同时高糖诱导Ⅳ型胶原的合成增加。黄芪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细胞表达PAI-1和Ⅳ型胶原。结论:高糖可诱导PAI-1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黄芪通过抑制Ⅳ型胶原的产生,降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起到抗纤维化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比较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与足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短期与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方法 研究人群 18~65周岁,纳入标准 eGFR≥30 ml?min-1?(1.73 m2)-1且24 h尿蛋白量>0.5 g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经计算机随机进入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组(LEF组)和单用激素组(激素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进入ESRD或透析治疗;(2)Scr升高超过基线值的50%;次要终点为蛋白尿缓解。 结果 完成随访的患者共90例,LEF组40例,激素组50例,基线24 h尿蛋白量LEF组和激素组分别为2.00(1.10,2.88) g和1.87(1.13,3.08) g,两组患者尿蛋白在治疗6个月[分别为0.30(0.11,0.93) g,0.30(0.14,1.33) g]和12个月[分别为0.30(0.09,0.82) g,0.32(0.14,0.66) g]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激素组治疗后eGFR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80.39±28.56)、6个月(87.12±28.70)、12个月(88.20±30.26) ml?min-1?(1.73 m2)-1,P<0.05],LEF组eGF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87.63±27.35)、6个月(86.91±32.45)、12个月(90.06±30.00) ml?min-1?(1.73 m2)-1,P>0.05],但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尿蛋白、血肌酐、e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LEF组9/40例,激素组11/5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79个月发现两组肾脏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基线血肌酐及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是IgA肾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对进展性IgA肾病的疗效与足量激素相当,治疗期间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低蛋白饮食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氮平衡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同时探寻保持腹透患者氮平衡的最低膳食蛋白摄入量(DPI)。 方法 将34例规律性腹透1个月以上、情况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DPI分别为1.2、0.9和0.6 g&#8226;kg-1&#8226;d-1。在研究第1、第7和第10天检测各组的氮平衡状况以及白蛋白、前白蛋白、钙、磷等指标。 结果 在第7、10天,A、B、C组平均DPI分别为(1.18±0.05)、(0.87±0.02)、(0.66±0.03) g&#8226;kg-1&#8226;d-1(P < 0.01);平均能量摄入量(DEI)分别为129.29(117.57~133.89)、111.71(100.42~133.47)、146.8(128.03~163.18) kJ&#8226;kg-1&#8226;d-1;3组均呈正氮平衡,分别为2.99(2.15~4.72)、1.20(0.59~1.89)、0.24(-0.87~1.27) g。A组BUN和血磷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BUN在第7、10天显著下降(P < 0.01)。氮平衡与蛋白摄入量呈正相关(r = 0.712,P < 0.01)。 结论 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基础上,规律腹透患者每天摄入0.65 g/kg的蛋白加上腹透液中丢失的蛋白量,既能保持氮平衡,又不增加透析的负荷。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符合条件的3个月内接受肾脏活组织检查、蛋白尿>1.0 g/d、Lee氏Ⅱ~Ⅳ级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治疗组(LEF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激素组).LEF组予口服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来氟米特的起始剂量为40 mg/d顿服,3 d后减量至20 mg/d顿服;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0.8 mg·kg-1·d-1(最大剂量40 mg/d)顿服,4~6周后逐步减量,总疗程为1年.激素组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起始剂量为1 mg·kg-1·d-1(最大剂量60 mg/d)顿服,8~12周后逐步减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尿VCAM-1水平.结果 共36例患者入选,LEF组和激素组各18例.LEF组治疗6个月时的尿VCAM-1水平中位数为23.5 ng/L(6.1~332.3 ng/L),24 h尿蛋白中位数为1.1 g(0.3~2.0 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4.9 ng/L(14.1~560.4 ng/L,P=0.017)和2.4 g(1.4~4.0 g,P<0.01),血清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治疗6个月时的尿VCAM-1水平中位数为10.8 ng/L(3.8~78.4 ng/L),虽低于治疗前的22.6 ng/L(4.5~632.9 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治疗6个月时的24 h尿蛋白中位数为0.4 g(0.1~1.1 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6 g(1.7~3.1 g,P=0.001),血清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VCAM-1水平与血清肌酐值相关(r=-0.236,P=-0.046).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效果与大剂量激素治疗相仿,抑制V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结果 4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比例占47.8%,52.2%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小球疾病,即非糖尿病.肾病,在非糖尿病肾病组中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比例最高.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较高(P<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中,糖尿病肾病组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颈动脉彩超检测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患者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不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2.2%)和特异性(91.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有蛋白尿时,空腹血糖、心脏射血分数、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以及眼底的改变作为临床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肾活检则是明确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ELISA方法检测4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27位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浆APC水平,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衡量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APC水平显著性降低[(10389.0±1801.9)vs(6693.3±1790.5)ng/ml,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与血浆APC水平(r=-0.511,P〈0.01)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C是平均颈动脉IMT的显著性相关因素(β=-0.492,P〈0.01),且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0.719,P〈0.05)、血红蛋白(β=0.522,P〈0.05)是血浆APC水平的显著性相关因素。结论:APC的减少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可能在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减灭手术前后血清人附睾蛋白(HE4)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及CA125/HE4比值变化,初步探索其对于预测疾病复发的价值。方法:按复发与否将50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接受术后规范性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分为复发组(n=22)和非复发组(n=28)。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1、3、及6个月各时间点HE4、CA125水平、CA125/HE4比值变化及其与EOC复发的关系。结果:两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E4、CA125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术前,复发组HE4、CA125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P<0.05)。术后3个月,复发组HE4水平低于非复发组(P<0.05),CA125/HE4比值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术前高水平的HE4、CA125可能是EOC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术前HE4、CA125预测疾病复发的ROC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