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霉素发酵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条件的选择与优化,建立了适合于分析青霉素发酵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用此方法基线分离了青霉素及其相关的4种物质,其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2.
麻黄中麻黄生物碱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建芳  牛长群  张建生 《药学学报》1991,26(11):852-857
本文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配备氮磷检测器对麻黄中六种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去甲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甲基伪麻黄碱进行分离、测定。对生药样品预处理方法作了较大改进,采用直接碱化醚提法。简化操作步骤。用内标法,线性方程定最测定了国产十二种麻黄,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硝克柳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口服不同剂量硝克柳胺后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HPLC-UV方法测定血浆硝克柳胺浓度。大鼠分别口服硝克柳胺(30,100,300mg/kg)、静脉注射硝克柳胺(10mg/kg)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硝克柳胺在20—2000n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回收率为95%-105%之间。大鼠口服不同剂量硝克柳胺后,AUC和Cmax与剂量之间线性相关。硝克柳胺自雌鼠体内吸收和消除均明显快于雄鼠。雄鼠口服硝克柳胺后生物利用度为1.34%,雌鼠为0.67%。结论 HPLC-UV法具有灵敏度高、可靠和专属性强的特点,可用来测定大鼠血浆硝克柳胺的浓度。大鼠口服硝克柳胺(30—300mg/kg)体内代谢为线性动力学过程,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34.
中药白屈菜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中药白屈菜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综述其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5.
3种新型α1-受体阻断剂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长群  任雷鸣 《药学学报》2000,35(6):451-453
目的 建立3种新型α1-受体拮抗剂阿夫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的手性分离方法。方法 通过探讨环糊精的种类、浓度、缓冲液的浓度、pH值对分离的影响,选择手性分离的最佳条件。结果 3种新型α1-受体阻断剂的光学异构体得到基线分离。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类药物的手性研究。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高效硅胶板(10×10cm)上用一种展开剂,首次分离了白屈菜中八种异喹啉生物碱,即白屈菜碱(chelidonine)、黄连碱(coptis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普托品(protopine)、6-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methoxydihydrochelerthrine)、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m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及小檗碱(berberine),经薄层荧光衍生化后,用荧光扫描法测定了这些生物碱的含量。本实验还在薄层荧光衍生化、荧光强度的稳定及增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手性分离盐酸坦洛新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并检查光学纯度。方法:采用 Chiral OD-R 手性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5 mol·L~(-1)高氯酸钠缓冲液(用高氯酸调 pH 2.0)-乙腈(68:32)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样品浓度0.1 mg·mL~(-1),进样10 μL。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67 cm×50μm,有效长度60 cm),以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0,内含16 mmol·L~(-1)β-环糊精硫酸钠盐)为缓冲液;检测波长为214 nm;阳极压力进样2 s;电压为27 kV;温度为25℃。结果:HPLC 法和 HPCE 法均基线分离盐酸坦洛新的2个对映体;其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和0.3%;2种方法光学纯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均可用于该新药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吉他霉素的LC-MS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吉他霉素各组分。方法采用分析柱,以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检测,以确定吉他霉素各组分。结果分析确定吉他霉素实际样品中存在9个组分,即吉他霉素A1、A3、A4、A5、A6、A7、A8、A9和A13,并得出各组分的比例。结论本文为吉他霉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庆大霉素的LC-MS分析方法,对庆大霉素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宽pH范围XTerraLC-18(2.1mm×150mm,3μm)色谱柱,在碱性条件下,以乙腈-水(含0.2%氨水)为流动相,直接分离各组分;并采用LC-ESI-MS检测庆大霉素中各组分。结果用建立新方法,基线分离了庆大霉素中的4个主要组分和2个其他组分,并测定了4个主要组分的相对含量。结论新建立的LC-MS方法可用于该品种的定性及定量分析,该方法为庆大霉素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0.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与纯度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手性分离方法并检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光学纯度。方法:通过手性拆分剂的种类及浓度、缓冲液的pH及浓度、温度及电压的优化,选择最佳的手性分离条件。结果:最佳分离条件缓冲液为50mmol·L^-1,Tris(用磷酸调节pH2.5,含10mmol·L^-1羧甲基-β-环糊精);检测波长为214nm;电压为25kV;温度为22℃,基线分离氨氯地平2个对映体,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检查实际样品的光学纯度。结论:建立的毛细管电泳法实用性强,费用低,因此采用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光学纯度,为该药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