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9篇 |
中国医学 | 152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周期运动过程中桡动脉横切面轴心到皮肤距离的动态变化与脉位的关系.方法:应用新型中医取脉装置,同步采集39例不同脉位病人和20例平人关部脉的压力脉图、心电信号和桡动脉横截面动态超声图像,在MATLAB 7.0.1软件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观察周期运动中不同脉位脉象的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脉位脉象的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距离变化率[(最大值-最小值),心动周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距离变化率可以作为判别脉位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2.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近年来,中医类诊断性医疗器械的研制促进了中医的数字化、客观化,服务于中医临床及科研.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通过脉诊装置、舌诊装置及四诊合参分析系统可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评估,提供中医诊断的参考结果及中药处方建议,从而辅助临床治疗.为拓展中医药在国内及世界的发展和推广,突出该仪器的便携化特点,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的基础上,整合开发经络腧穴模块,为中医的临床应用、教学及医生自我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具体论述了经络腧穴模块的架构以及其与中医四诊合参自动辨证系统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13.
高良姜油对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NO、SOD及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良姜油对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模型组、山莨菪碱片组(0.005g/kg)、奥美拉唑组(0.014g/kg)、良附丸组(2g/kg),高良姜油高、中、低剂量组(8、4、2mL/kg),预防给药6d后,采用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NO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良姜油的高、中剂量组、良附丸组、奥美拉唑组、山莨菪碱组均能增加利血平致胃溃疡小鼠模型血清N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高良姜油抗胃溃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舒张血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运动影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BX)对大鼠胃排空和胃窦平滑肌calpo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影响胃运动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半夏泻心汤小剂量组(LBX)、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MBX)和半夏泻心汤大剂量组(HBX);通过测定大鼠胃内标记物-葡聚糖蓝的相对残留率来观察胃排空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胃窦平滑肌的calponin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三个剂量组均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胃排空;三个剂量组胃窦平滑肌细胞calponin表达量均有所下降。结论: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运动有促进作用;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调控胃窦平滑肌calponin的表达来影响胃运动. 相似文献
15.
《难经》以降,临床医家以“独取寸口”辨证,既往现代脉诊研究,也仅从寸口一部获取压力信息、可视化信息。理论上讲,获得的信息量越多、越有效,辨证的结果越准确。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来说,寸口和跌阳脉离心脏距离比较远,而人迎脉距离心脏近,而且是人体的大血管,人迎脉反映的血管、血流等心血管的信息量比较寸口和跌阳脉应该多,更能反映人体的整体的病理生理状况。课题组在专利技术复合B型超声柔性脉动信息采集装置基础上,实现了脉动信息采集与识别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并对正常人、人和动物(犬、小型猪)的脉诊模型的寸口、人迎、跌阳脉动部位,获取近似于中医脉诊指下感觉的多维脉管运动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识别,在信息学上对“独取寸口法”与“遍诊法”取脉进行了比较。从初步研究结果来看,遍诊法获得的信息量要比“独取寸口”取脉获得的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就一定能提高辨证率吗?海量的信息是否包含有垃圾信息?寻找脉动的特征信息为临床服务是否可行?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做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花具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水溶性组分为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临床上红花多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肿瘤等。近年来人们对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研究多集中在抗心肌缺血,抗血栓等心血管药理活性上,对它们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鲜见报道。笔者通过建立非极性大孔树脂柱层析法,从红花中提取分离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并观察到其能显著抑制鸡胚尿囊膜上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RI与B超的影像学方法获取脉"形"属性特征, 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采用成熟的脉浮变、沉变、滑变及芤变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诊信息采集分析仪及 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观察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测定反映脉"形"属性的相关指标。结果:MRI与B超均可获得可视化脉动信息影像,且在脉诊信息有效获取价值上二者无明显区别。脉位浮变、滑变和芤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明显增大,均呈现脉形属性偏宽的改变。而脉位沉变时,血管口径、面积均减小;呈现脉形属性偏窄的改变。结论:可利用成熟的B型超声技术采集中医寸口桡动脉的血管运动信息以获取脉"形"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半夏泻心汤及类方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配比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对药味及剂量进行分组,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酸的影响。鉴于复方配比具有复杂性及大量非线性关系的特性,该研究应用MATLAB6 5进行编程,选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模型。结果: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学习过的样本及未学习过的样本。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拟合复方配比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应用于复方配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免疫吸附(IA)疗法是近年来在血液净化技术中的最新成就,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葡萄球菌蛋白A(SPA)免疫吸附疗法。该疗法对肾移植、肾脏疾病和多种免疫性疾病疗效肯定,应用前景看好。但是应用SPA免疫吸附治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配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BP(BackPropagation,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配伍中的应用,并应用所建模型探讨三复方药味与剂量的配伍规律。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对药味及剂量进行分组,测定不同组别对正常大鼠胃粘液的影响。应用MATLAB6.5进行编程,选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实验数据,比较831、881、8121三种拓扑结构、不同BP算法对网络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方对胃粘液含量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拓扑结构为881、算法为改进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学习过的样本,并对未学习过的样本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采用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两种策略相结合的改良BP算法的网络拟合预测效果最佳。应用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每种药物剂量变化及不同药物组合对胃粘液分泌的影响不尽相同,如辛开组合具有促进胃粘液分泌的作用,苦降组合、甘补组合具有抑制胃粘液分泌的作用。结论:以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为研究模板,提出的复方类方配伍规律研究模式:“优化拆方实验设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复方类方知识发现”,将为复杂复方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