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目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单侧植入全覆盖与标准长度电极对听阈、言语识别、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9~71(43±16)岁。术前行颞骨高分辨率CT,应用OTOPL...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编码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的候选基因CHRNA3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的547例肺癌患者,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宝山区的567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候选基因CHRNA3上的3个SNPs位点(rs3743073,rs3743076和rs3743078),运用Taqman荧光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该1114例中国汉族人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比较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其与肺癌的关系.进一步在101例不可手术ⅢB期/Ⅳ期NSCLC患者中探讨基因CHRNA3的多态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候选基因CHRNA3上多态位点的频率分布在肺癌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性别和吸烟后,证实候选基因CHRNA3上rs3743073位点的多态性变化与肺癌发病相关(OR=1.352,95%CI=1.116-1.640,P=0.002).rs3743073位点上携带TG者患肺癌的风险性是TT者的1.602倍(95%CI=1.150-2.232),携带GG者是TT者的1.824倍(95%CI=1.239-2.686).在非吸烟患者的分层分析中,同样证实rs3743073位点上的多态性变化与肺癌发生相关(OR=1.325,95%CI=1.048-1.674,P=0.019).(2)单因素生存分析(P=0.013)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P=0.017)均证实,候选基因CHRNA3上rs3743078位点的多态性变化是影响不可手术ⅢB期/Ⅳ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AChRs基因上CHRNA3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肺癌发病相关.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白血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的62例AML患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观察患者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与CMV感染及供受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100×109/L、疾病高危、移植后环孢素浓度低于200 μg/L的患者复发率高,而移植后CMV阳性及慢性GVHD患者复发率低;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高危(RR=3.296,95% CI:1.274~8.530,P=0.014)、无慢性GVHD(RR =0.167,95% CI:0.042~0.668,P=0.011)及CMV阴性(RR=0.285,95%CI:0.084 ~0.973,P=0.045)是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L患者allo-HSCT后CMV血症是影响复发的有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AL组,3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为CL组,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5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L组及CL组初诊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4、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组患者外周血IL-2、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AL组,其外周血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AL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白血病患者Th2免疫漂移程度大于急性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30.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 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 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 > 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 > 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 (P > 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 > 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