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目的采用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旨在用低于常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的药物剂量和强度,达到既能重建SLE患者的免疫功能,又能避免因骨髓严重受抑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高病死率。方法严格选择适合行NAST的4例SLE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用异环磷酰胺2000 mg/m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采集的干细胞量:单个核细胞(MNC)平均3.05×108/kg,CD34+细胞平均O.88×106/kg。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00 mg·kg-1·d-1, -2~-1 d)及环磷酰胺(40 mg·kg-1·d-1,-2~-l d),均为静脉滴注。评价患者移植前后的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变.免疫指标的变化.造血重建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平均时间为7.2 d,中性粒细胞>0.5×109/L的平均时间为8.O 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12 d,血小板>100×109/L的平均时间为IO d,血红蛋白>120 g/L的平均时间为22 d。NAST后4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C4均恢复正常,尿蛋白转阴、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自身抗体大部分转阴,术前及术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及CD4+/CD8+比值均有变化。并发症中1例出现败血症。随访时间为5个月~3.6年。结论与经典的清髓性HSCT治疗SLE比较,NAST造血重建快,外周血象受抑程度低,治疗安全、有效。但由于例数较少及时间有限,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82.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上多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很多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到晚期,伴有多发转移,这时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联合方案时辰化疗法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小。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草酸铂(L-OHP)加醛氢叶酸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晚  相似文献   
383.
甲型肝炎病毒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合并戊肝 )的临床表现及转归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抗HAV IgM和抗HEV。结果 甲肝合并戊肝出现发热和肝大的病例分别占 6 9.85 %和 6 3 .97% ,显著高于单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 )的 3 7.0 0 %和 3 5 .43 %。甲肝合并戊肝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3 1.42± 11.2 1岁 ,显著高于甲肝的 2 3 .2 1± 9.2 3岁。结论 甲肝合并戊肝也是与甲肝类似的自限性、急性、黄疸型肝炎 ,但甲肝合并戊肝具有发病以中青年为主 ,发病年龄较甲肝偏大、发热和肝大发生率高、黄疸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84.
目的 观察祛风通络方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将其分为正常组(低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抑制剂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5μmol/L SB203580预处理)、祛风通络组(高糖DMEM培养液+服用祛风通...  相似文献   
385.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近期效果及副作用。②方法 应用3DCRT、3DCRT+常规外照射、化疗+常规放疗+3DCRT治疗NSCLC病人32例,并与化疗+常规放射治疗32例病人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③结果 治疗组CR8例(25.O%),PR21例(65.6%),ND3例(9.3%),其中CR+PR29例(90.6%);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7例(14.2%),急性放射性肺炎4例(12.5%),均为1~2级;治疗后卡氏(KPS)评分提高者31例(96.9%),该组1年生存率为86.0%,中位生存期16.5个月。对照组CR3例(9.3%),PR18例(56.2%),ND11例(34.3%),CR+PR21例(56.5%);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7例(53.1%),急性放射性肺炎11例(34.3%);治疗后KPS评分提高者25例(78.1%),1年生存率60.O%,中位生存期12.0个月,两组有效率及主要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Hc=81.25,χ^2=9.52,P〈O.01)。④结论 3DCRT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治疗NSCLC,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近期效果,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86.
探讨滋阴心,补心气口服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影响及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方法:实验组每日口服滋心阴、补心气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结果滋心阴、补心气口服液组及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患者的全血粘度均有显著性下降,滋心阴,补心气口服液组患者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下降程度较复方丹参片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87.
388.
多次玻璃渗透对氧化铝基底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次玻璃渗透时Vita In-Ceram氧化铝基底颜色的影响及渗透后基底颜色相对稳定的渗透次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厚度为1.5mm的圆盘状氧化铝试件30个分别玻璃渗透1-5次,应用美能达CR-321接触式色差计对试件的正反面进行颜色测定,采用CIE L*a*b色度系统和Chroma色度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试件在玻璃渗透前、后发生明显可见的颜色改变,随着渗透次数的增加L*值增加,a*、b*值降低。渗透三次后,样本正、反面与比色板的色差值最小,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结论:玻璃料的渗透会改变In-Ceram基底的颜色,当玻璃料渗透第3次时,渗透次数之间的色度差相对较小且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389.
目的应用硫化磷酸修饰的碱基特异性引物和高保真DNA聚合酶所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DBC2基因7776C〉T突变频率。方法设计2对分别与DBC2基因7776位点突变碱基(C)和野生碱基(T)配对的硫化磷酸修饰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完全配对时,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而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不完全配对时,不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用此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分子开关技术在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中检测出DBC2基因7776C〉T突变率为2.4%(2/85),10例乳腺纤维腺瘤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快速检测乳腺癌DBC2基因7776C〉T突变。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在单碱基水平对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特异性检测,提示其在乳腺癌等基因突变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0.
免疫抑制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旬  侯丽君  梁柳琴  杨岫岩 《广东医学》2004,25(11):1309-13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中 ,对卵巢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4 6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出现卵巢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 ;92例病情缓解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而未出现卵巢功能损害者为对照组。运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开始使用环磷酰胺的年龄 (OR =1 2 4 ,95 %CI=1 14~ 1 35 )、环磷酰胺的累积剂量 (OR =1 13,95 %CI =1 0 5~ 1 2 3)和雷公藤制剂的疗程 (OR =1 36 ,95 %CI=1 0 9~ 1 6 9)为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开始使用环磷酰胺年龄、环磷酰胺累积剂量、雷公藤制剂使用时间 ,三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出现卵巢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