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52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中MRI测量腹部脂肪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电针加耳穴治疗,应用MRI检测出各患者针灸治疗前后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与腹腔内脏脂肪含量(VA),并按照治疗前的VA/SA≤0.6(A组)和VA/SA〉0.6(B组)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的SA、VA、BMI及VA/SA。结果两组患者的SA、VA、BMI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组VA/SA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VA/S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不仅能有效减少SA和VA,而且能改善患者的VA和SA的不良分布。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地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株A549、PC-3、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地果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佛手柑内酯(1)、齐墩果酸(2)、棕榈酸(3)、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4)、熊果酸(5)、二十九烷(6)、日耳曼醇乙酸酯(7)、三十烷酸(8)、亚油酸(9)、豆甾烷-3β,5α,6β-三醇(10)。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A549)3种癌细胞株都有较强的抑制的活性,化合物2、3对PC-3和K56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只对PC-3有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地果中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分析某院2003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98例吸毒患者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99条肢体的临床资料。2例选择自动出院未行手术,5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31例行体大隐静脉原位转流,27例行股动脉破口修补术,35例行股动脉结扎术。[结果]98例患者中,5例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发生肺栓塞或术前存在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外,1例人工血管感染取出移植物后结扎股动脉,22例扩创引流加换药后保肢成功,其余手术患者术后均无肢体坏死症状。[结论尽早外科手术是抢救因毒品注射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径;彻底清创引流、控制感染是治疗的有效方法;必要时结扎股动脉也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8.
恶性青光眼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描述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方法:记录30例恶性青光眼的原发青光眼类型,恶性青光眼发病时间,观察眼压、前房深浅,采用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眼科A、B型超声进行了活体眼部解剖结构的定性及定量观察.结果:慢性闲角型青光眼偏多;眼压波动幅度大;超声生物显微镜显示有可能单独存在睫状环阻滞,睫状突前旋前移,可能仅表现虹膜根部膨隆.结论:恶性青光眼-临床表现复杂,对每例患者的诊断应该综合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相关因素,为延长内瘘寿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5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测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57例(37.2%)患者出现AVF失功,发生时间为透析后(26.1±25.3)个月。与非失功者相比,失功者的前臂动静脉内径较小,透析低血压发生比例更高(P<0.005)。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前臂动静脉内径小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前臂动静脉内径是影响AVF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同时干预对丙烯酰胺(ACR)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丙烯酰胺、褪黑素与褪黑素干预组,丙烯酰胺2.3 mmol/L溶液日常饮用;褪黑素腹腔注射2.5 mg/kg1,次/d,连续9周。每周进行步态评分,试验结束后取出大脑、小脑检测抗氧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丙烯酰胺组与褪黑素干预组第3周开始步态分值明显升高,丙烯酰胺组大脑皮层SOD活性降低9.89%,小脑SOD活性、GSH含量分别降低7.49%1、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烯酰胺组比较,褪黑素干预组第4、5周步态分值分别下降22.92%、15.85%,大脑皮层SOD活性升高14.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烯酰胺能导致大鼠步态改变,脑组织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褪黑素对丙烯酰胺毒性早期有一定缓解作用,后期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