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5-羟色胺(5-HT)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增生、迁移;参与血压的调节;活化血小板,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刺激有丝分裂的发生;活化T、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吞噬细胞;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递,与其他神经递质一起,参与行为活动、情绪、食欲、体温调节等。因此测定血清中5-HT的含量对有关疾病的控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以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与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对接的原发性痛经靶点,利用R语言获得关键靶标,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针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利用AutoDock Vina 1.2.3版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当归芍药散给药干预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从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角度验证当归芍药散的有效性。结果 共筛选出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12个,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VEGFA、PTGS2等核心靶点,主要参与IL-17、TNF、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Z-丁烯基酞内酯、洋川芎内酯I、芍药内酯苷3个活性成分与靶标蛋白结合能力较强。动物实验表明,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明显增加(P<0.05),子宫内膜剥脱及水肿严重;当归芍药散能有效减少大鼠扭体次数(P<0.05),减轻子宫内膜剥脱及水肿。结论 当归芍药散主要通过中枢镇痛、调控激素效应、抑制子宫炎症反应等药理作用发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成人动脉和心脏cDNA文库的构建及新全长cDNAs的克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构建成人动脉和心脏互补脱氧核糖核酸 (c DNA)文库 ,克隆多个新的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 (c DNAs)。  方法 :应用成人动脉和心脏组织 ,采用 Stratagene的建库试剂盒构建 c DNA文库。将随机克隆 5 '端表达序列标签序列与 Gen Bank/ EMBL/ DDBJ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 ,新的全长 c DNAs采用步移法完成全序列测定获得。  结果 :所建动脉 c DNA文库包含 2 .4× 10 6个独立重组克隆 ,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 2 .0 kb;心脏 c DNA文库包含 1.0× 10 6个独立重组克隆 ,平均长度为 1.8kb。首批得到了 8条新的全长 c DNAs,已在 Gen Bank登记注册。  结论 :构建符合要求的 c DNA文库是克隆新的全长 c DNAs的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评价新一代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 (安博维 )降压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氯沙坦相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 ,将 12 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伊贝沙坦组(6 0例 ) ,口服 15 0mg·d- 1和氯沙坦组 (6 0例 ) ,口服 5 0mg·d- 1。观察 8周。每 2周一次上午延迟 1~ 4小时用药并测诊室谷值坐位血压、心率 ,并观察不良反应。用药前及治疗第 4周和第 8周检测血液生化。第 4周谷值坐位血压仍大于 90mmHg者加用双氢克尿噻 12 5mg·d- 1。结果 第 4周伊贝沙坦与氯沙坦正常化率分别为 4 0 %和 35 % ,第 8周伊贝沙坦与氯沙坦组血压有效反应率分别为 78 3%和6 6 7%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谷值坐位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伊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 6 % ,氯沙坦组为 8 3% (P >0 0 5 )。两组部分病例加用小剂量双氢克尿噻后 ,谷值坐位舒张压进一步下降。谷值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 ,伊贝沙坦组优于氯沙坦组 ,P <0 0 5。结论 伊贝沙坦与氯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伊贝沙坦降低谷值坐位舒张压更有效。建议生产伊贝沙坦与小剂量双氢克尿噻的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45.
的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性闭塞组(1~30天)72例为慢性闭塞组(1~108个月),均按常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操作.  相似文献   
46.
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结果报告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的结果报告时间(turnaround time,TAT)进行监测,了解影响急诊输血申请TAT的因素,促进输血科持续质量改进,同时为制定急诊输血处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各个临床科室急诊红细胞输注从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到合血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检测不同时间段所占的时间,找出影响标本处理总时间的因素,计算输血科处理急诊标本的平均时间。结果从临床开出输血申请到输血科完成交叉合血(总TAT),中位数时间为138 min,最短为17 min。从输血申请送到输血科到完成交叉合血,中位数时间为55 min。从开出输血申请到血液取用,中位数时间为221 min,最短为21 min,最长为4 266 min(71 h)。所有急诊红细胞输注申请中,约有70%的红细胞被取回输注,交叉合血:输血比例为1.4∶1。随着总TAT时间的延长,标本采集时间和标本运送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标本检测时间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目前将急诊输血取血时间定为1 h较为符合实际情况;部分临床医生开急诊输血申请较为随意;输血科对部分急诊标本处理不够及时。  相似文献   
47.
纳洛酮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波  熊辉  陈旭岩  李晓晶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2):1085-1086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共44例,分为纳洛酮组与对照组,纳洛酮组每日静脉输注纳洛酮4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其余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观察血、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纳络酮组改善程度。结果临床症状纳洛酮组较对照组恢复稍快,但无统计学差异;纳洛酮组治疗后第1、3、5、7天血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淀粉酶水平于治疗后第1、5、7天及第2、3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恢复到正常水平较对照组提前;纳洛酮组CRP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开始有显著差别(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静脉应用纳洛酮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恢复。  相似文献   
48.
【病例】女,51岁。因发现左肺占位病变3天,伴左胸痛3天人院。查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局限性、干湿性哕音。X线胸片示:左侧下肺10.0cm×5.0cm大小阴影,诊断为肺脓肿。胸部CT平扫报告:左肺下叶占位病变。胸部MRI示:左下肺异常信号影,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行左侧开胸探查,  相似文献   
49.
2003—03~2006—12我们收治新生儿先天性膈疝4例,均行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矫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1996-10至2009-12,76例患者因HOCM经常规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前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偶发室性早搏(6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颤动(3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4例(5.3%,4/76),主要死因:顽固性心律失常、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术前比较,生存患者术后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内径均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室间隔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术后主要心电图异常表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40例)、室内传导阻滞(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心房颤动(7例)、偶发室性早搏(7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HOCM患者术后心电图主要异常表现为传导束传导异常和心房颤动.如术前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极易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