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回顾2014年-2018年南昌市中心血站内部质量审核情况,分析不符合项分布趋势和原因,探讨如何优化采供血机构内部质量审核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内部质量审核的有效性、符合性,以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年度集中审核、动态审核等方法 ,以各科室的主要职能为主线条,采用面谈、现场查看、文件审核和记录查验等方式对采供血...  相似文献   
72.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误诊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建平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2):2041-2041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是一种母婴垂直传播的新生儿性病,又称胎传梅毒,可导致新生儿全身性多脏器的损害。近年来,随着成人患梅毒性性病的增多,新生儿发病也呈增多趋势。一方面,由于父母亲隐瞒相关性病病史,另一方面,临床医师对本病了解和重视程度较少,而容易造成临床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诊断和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尿酸及白细胞计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MS亚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59岁潮汕地区5家电厂958名职工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白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尿酸和白细胞计数与MS及MS亚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MS的发生率为3.03%。MS亚组分中,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偏高的发生率较大,分别为25.68%和20.36%,MS组尿酸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亚组分与尿酸密切程度大小依次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收缩压,均为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9.17、7.01、1.31,葡萄糖为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20.90,拟合的方程为Y=94.44+9.17X1+7.01X6+1.31X4-20.90X3,F=34.76,P=0.00;MS亚组分与白细胞计数密切程度大小依次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均为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04,葡萄糖为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6,拟合的方程为Y=3.75+0.20X1+0.04X6-0.16X3,F=12.76,P=0.00。MS与尿酸及年龄密切相关,尿酸的回归系数为0.01(P<0.05),OR值为1.01[95%CI(1,1.01)];年龄的回归系数为1.1(P<0.05),OR值为1.10[95%CI(1.05,1.16)]。结论尿酸及白细胞计数与MS及其亚组分关系密切,尿酸和白细胞计数可能可以作为MS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GCS评分5~8分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24小时内静滴硫酸镁针,每日应用硫酸镁针20ml,连续治疗10天,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和重要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同时对比随访结束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在用药后第5天开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和随访结束后治疗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伤残情况、并发症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火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用药造成的毒副反应.结论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并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晚期胃癌的治疗一直是胃癌治疗中的难点。Ⅳ期胃癌由于存在转移灶,往往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转化治疗是指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非外科手段,使肿瘤退缩甚至部分局部病灶消失,从而使得初始难以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获得R0切除机会。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疗仍以姑息手术和对症治疗为主,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尚未形成共识。评价胃癌转化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是转化治疗后R0切除率、疾病控制率以及客观缓解率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RECIST)。不同治疗手段和方案的疗效各异。转化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争取R0手术机会,故转化治疗后手术的合理实施也是关键问题。Yoshida提出的四分类法是目前最为普遍接受的手术决策依据。目前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仍困难重重,缺乏高质量研究。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或许是今后研究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法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同时,予以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观察2组胃肠减压量、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中转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1);观察组EORT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少于,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短于,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顽固性脑蕈的形成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有效治疗措施。结果 脑水肿、脑积水、颅内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形成顽固性脑蕈的主要原因,有效运用脱水药物和各种措施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保证创口I期愈合是治疗顽固性脑蕈的有效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顽固性脑蕈,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联合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联合减压术(54例)与常规骨瓣开颅术(54例)治疗,术后2组均经常规治疗。随访1~36(8±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颅内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减压治疗组有效率为81.5%(44/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30例(55.5%),重残14例(25.9%),死亡10例(18.5%);常规骨瓣开颅组有效率为37.0%(20/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9例(16.7%),重残11例(20.3%),死亡34例(63.0%)。2组颅内压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痢及术后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减压术治疗重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联合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联合减压术(54例)与常规骨瓣开颅术(54例)治疗,术后2组均经常规治疗.随访1~36(8±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颅内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减压治疗组有效率为81.5%(44/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30例(55.5%),重残14例(25.9%),死亡10例(18.5%);常规骨瓣开颅组有效率为37.0%(20/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9例(16.7%),重残11例(20.3%),死亡34例(63.0%).2组颅内压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痛及术后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减压术治疗重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80.
熊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28-29,32
目的对比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直视下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严格限定入选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60例行直视下锥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GOS临床评分及血清GFA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GFAP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在第7天达到高峰(P〈0.05);研究组在第7、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一般情况下优于直视下锥孔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