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芝兰  熊元治  马颖才  吉栋德 《临床荟萃》2010,25(18):1646-1646
患者,女,50岁,主因乏力3年,间断便血7个月,于2010年4月10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在外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给予羟基尿、干扰素方案化疗,症状缓解,间断复查血常规,调整羟基尿剂量,患者病情较平稳。近7个月出现便血,大便混暗红血液,无黏液,乏力明显,并感腹胀,无腹痛、腹泻,在当地医院给予止血药物(具体不详),症状时轻时重,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憋,无发热,  相似文献   
62.
青海省西宁胃癌高发区Hp菌株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青海省西宁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 (Hp)特异性蛋白CagA、VacA、UreA及UreB的阳性率 ,及其与该地区患者胃镜大体诊断和病理诊断间的关系。方法 行胃镜检查时 ,内镜下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并进行CLO、WS及WesternBlot检测 ,判断其Hp的感染情况。通过WesternBlot的方法判断患者感染的Hp中CagA、VacA、UreA及UreB的情况。 结果 在内镜大体诊断的比较中 ,UreA的阳性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明显低于胃、球部溃疡和复合溃疡组 ,亦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组。而UreB的阳性率在胃、球部溃疡及胃溃疡中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有显著性差异。UreB在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胃癌组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组 ,且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显著升高。CagA、VacA在不同内镜诊断或病理诊断的标本中的阳性率无差异。结论 西宁胃癌高发区Hp菌株的UreA可能与患者发生较严重的胃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 )有关 ,而UreB可能对胃的严重病变 (消化性溃疡及胃癌 )有益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病患者血清IL-1β、IL-2、IL-4、IL-6、IL-8和TNF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在溃疡病发病中的可能致病机理。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溃疡病患者血清6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含量的差异,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以洛赛克为中心的三联1周疗法,比较根除前后及根除者和未根除者其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55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0例,感染者血清IL-4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其含量极明显高于根除前(P<0.001),未根除者前后比较无变化(P>0.05),根除者明显高于未根除者(P<0.05),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IL-1β、IL-2、IL-6、IL-8和TNF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幽门螺杆菌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IL-4降低导致的Th2免疫应答下调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病发生的主要致病机制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IL-4分泌明显增加,Th2免疫应答上调,从而加速溃疡愈合;血清IL-4的检测有望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溃疡愈合疗效判定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菌型。方法应用Hp尿素酶基因(ure)和细胞毒(cagA)基因引物对330例上消道疾病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ure和cagA基因阳性检出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ure和CagA抗体。结果 Hp菌株ure和cagA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0%和82.4%;Ure和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3%和63.6%;ure和cagA基因表达率分别为99.3%和77.2%。结论高原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中HpcagA基因阳性率较高,CagA蛋白,CagA抗体(Ⅰ型Hp)的表达率亦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准确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36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选用两种不同的Hp试剂盒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比患者的血清中Hp抗体、UreA、UreB、CagA和VacA等指标数据,依此判断幽门螺杆菌类型和患病程度。结果根据检测结果相比较,Hp血清试剂盒在尿素酶UreA(92.0%)、UreB(92.5%)和细胞相关蛋白CagA(98.3%)、VacA(87.8%)等指标检测符合率高于Hp试剂盒检测结果并且UreA、UreB、VacA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血清抗体试剂盒检测方法既能诊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又能检测患者所感染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毒力,优于Hp试剂盒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6.
高原地区Hp相关性胃病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海高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 、IL-8 、TNF)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55例消化性溃疡(PU)和35例进展期胃癌(GC)患者血清IL-1β、IL-2、IL-4、IL-6 、IL-8 、TNF的含量.比较Hp感染者三组胃病之间; Hp感染与非感染CAG之间;Hp感染CAG活动与非活动之间;Hp感染单纯CAG、IM、Dys之间;Hp感染与非感染PU之间及Hp感染与非感染GC之间血清6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 Hp 相关性CAG和PU血清IL-4含量非常显著低于GC(P<0.01);Hp感染与非感染CAG之间6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差异(P>0.05);Hp 相关性CAG活动者血清IL-4含量显著低于非活者(P<0.05),IM和Dys均非常显著低于单纯CAG (P<0.01),IL-2在Dys显著高于单纯CAG(P<0.05);Hp感染PU血清IL-4非常显著低于非感染者 (P<0.01); Hp感染GC血清 IL-β1 显著低于非感染者(P<0.05).结论 Hp感染对本地区CAG患者血清Th1/ Th2平衡影响不大;Hp感染后IL-4分泌减少与CAG炎症活动和胃黏膜癌前病变(IM和Dys)及PU的发生密切相关,Th2弱势应答为其主要的免疫致病机制;Hp相关性进展期GC患者IL-β1分泌减少,Th1应答减弱,IL-4分泌增加,Th2应答上调,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西宁地区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421例经内镜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资料.针对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是否有蒂而采取恰当的结肠镜息肉高频电治疗切除方法.结果:共发现多发性息肉152例,单发性息肉269例.息肉分布在直肠143例、乙状结肠120例、降结肠59例、横结肠60例、升结肠39例.根据息肉大小选择切除方式,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安全、简单易行、适应范围广,可作为治疗结肠息肉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49岁,因间断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为饥饿痛,进食后略可缓解,无放射痛,伴有反酸,乏力;大便正常,无消瘦。曾在外院行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窦炎。间断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猴头健胃丸"等药物,  相似文献   
69.
丹珠永吉  熊元治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88-5089,509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入某院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根据Child-Pugh分级分成A、B、C3组,对照组是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分别于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分别采用硝酸盐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NO、ET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血清中平均NO为和ET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A组、B组、C组患者血清中NO和ET含量均随着分级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其中B组和C组与A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ET值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O含量变化(OR=6.358)、ET含量变化(OR=5.472)均与肝硬化的发病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ET、NO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肝硬化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0.
<正> 1995~1996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失不良症,获得肯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文59例均系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男21例,女38例,年龄18~54岁,病程2月~3年,其中2月~1年13例,1~2年27例,2~3年19例。发病诱因为情绪不畅,饮食不节,过度疲劳等。经肝功能化验、内镜和B超等检查,其中浅表性胃炎16例,其余均无肝脏、胆囊、胰腺和胃器质性病变。1.2诊断标准:①上腹疼、腹胀、早饱、暖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实验室检查、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及胃肠器质性病变;④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疾病史,本文所选59例均附合上述要求。1.3本病西医临床分为4型,运动障碍型、返流型、溃疡型及混合型。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舌脉辨证,以痞满病、胃脘痛疡、嘈杂病三项主病。临床亦分为3型,即肝郁气滞型、肝胃不和型、肝郁脾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