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6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0%。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很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对胶质瘤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抑癌基因对抑制肿瘤的发生及生长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P16基因是继P53、Rb抑癌基因之后被人们发现的又一引人注目的新的抑癌基因,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32.
例1,男10岁,头痛2个月,加重伴右颞肿物10天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右颞部可触及3 cm×3 cm×2 cm大小的包块,质硬、固定、无压痛,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CT:右颞及中颅窝底可见一等密度的占位病变,约4 cm×5 cm,边界清楚,病变内有坏死右颞骨破坏,病变周围水肿,脑室受压,病变明显强化。手术见右颞皮下及肌肉内有淡红色的肿瘤组织,右颞骨破坏,病变血运丰富,质软,与周围脑组织有边界,病变全切。病理诊断:神经外胚叶肿瘤。免疫组化:瘤细胞呈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 ),突触素(Syn)( ),神经丝蛋白(NF)( ),波形…  相似文献   
33.
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脑胶质细胞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四噻唑蓝(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一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 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4.
35.
米中波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10,32(17):2422-2424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国内资料统计约占35.26%~60.96%,平均为44.69%。现已明确化疗能延长一些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效果仍不理想。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仍存在很大差异,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但肿瘤内在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分子水平的差异应该是关键所在。随着分子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6.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的表达、功能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受肿瘤细胞种类和微环境的影响,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及相关细胞信号转导,产生相应的生物学行为。EphA2、ephrinA1系统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脑外伤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指导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专业化、个体化观察病情,进一步优化细化护理内容,更好地保证脑外伤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根据疾病种类和症状学特点设计脑外伤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与原运行的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单对照,选择护理记录时间、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护士专业知识考试结果、医生满意度作为效果评定指标.结果 临床应用130例患者,经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原运行护理记录单.结论 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更能科学便捷地记录脑外伤病情及治疗护理过程,突出个体化、专业化的护理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05,27(1):57-58
凋亡(apoptosis)是正常体细胞维持稳定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细胞凋亡受抑制为基因改变的异常细胞提供生存之机,使细胞的转化突变得以保存、积蓄,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演进。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是一类抑制凋亡的调节分子,其成员存活素(survivin)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众多人类恶性肿瘤中上调表达,并与肿瘤的凋亡、增殖、血管生成及其预后和耐药性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槲皮素及顺铂对大鼠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颅内接种C6胶质瘤细胞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顺铂、槲皮素及对照治疗7 d,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17 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肿瘤标本进行肿瘤大小、HE染色及电镜观察,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顺铂组[(66.2±5.9)mm3]、槲皮素组[(59.6±5.4)mm3]肿瘤体积低于对照组[(101.1±9.6)mm3]槲皮素组优于顺铂组(t=10.61,P<0.01),槲皮素组、顺铂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1.3%、34.8%。光镜观察槲皮素组、顺铂组肿瘤细胞密度降低,电镜显示有细胞凋亡。PCNA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槲皮素组(42.2%±5.1%)、顺铂组(50.0%±6.7%)肿瘤PCNA表达减少,与对照组(79.6%±8.6%)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F=416.12,P<0.01),两两比较,槲皮素组治疗效果优于顺铂组(q=55.25,P<0.01)。结论槲皮素和顺铂均可显著抑制大鼠颅内C6胶质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特点及显微手术夹闭的技巧和预后。方法总结我科20例不同级别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在不同时期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结果动脉瘤均行夹闭,手术后死亡2例,病人发生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10例,中度残4例,重度残3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预后差,致残率高,容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手术及灵活的手术技巧以及术后高灌注和预防脑血管痉挛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