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96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738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31篇
  5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普及及改进后,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组织形态学上以腺泡细胞型、微腺泡型和一般的腺癌最常见,但前列腺癌组织结构和细胞学特点极富多样性,可见多种组织学变异型,这些变异型的识别可以帮助病理医师更全面掌握前列腺癌,避免误诊和漏诊[1].  相似文献   
62.
正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1]。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需进行免疫组化标记以判断具体的组织学类型,并做出正确的诊断[2]。本共识简要总结免疫组化在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和睾丸肿瘤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1肾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63.
广西毛南族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广西毛南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毛南族208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扩增,用ABI PRISM31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456、 DYS389Ⅰ、 DYS390、 DYS389Ⅱ、 DYS458、 DYS19、 DYS385a\b、 DYS393、 DYS391、 DYS439、 DYS635、 DYS392、 Y-GATA-H4、 DYS437、 DYS438、 DYS448各位点遗传多样性(GD值)分布在0 5852~0 9770之间.17个Y-STR位点共同构成的单倍型205种,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 999785.广西毛南族与其他群体的Y-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毛南族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父权鉴定和父系进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6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普及及改进后,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组织形态学上以腺泡细胞型、微腺泡型和一般的腺癌最常见,但前列腺癌组织结构和细胞学特点极富多样性,可见多种组织学变异型,这些变异型的识别可以帮助病理医师更全面掌握前列腺癌,避免误诊和漏诊[1].  相似文献   
65.
前列腺滑膜肉瘤罕见,1999年Iwasaki等[1]首次报道,至今仅检索到5例,其中原发4例[2-5]、转移1例[5].我们收集2例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学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6.
涎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ID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腮腺,在导管内或囊内生长为主的罕见肿瘤,但也可伴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主要包括4种亚型:闰管型、顶浆分泌型、闰管-顶浆分泌混合型和嗜酸型。闰管型多数存在NCOA4-RET融合,个别存在STRN-ALK融合;混合型存在TRIM27-RET融合,顶浆分泌型具有PIK3CA和HRAS突变或TP53缺失;嗜酸型具有TRIM33-RET融合或BRAF V600E突变。目前多数观点认为与涎腺导管癌不同,即使存在浸润,仍具有良好的预后,罕见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因此精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的选择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膀胱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相关分子病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学者发现了多个与肿瘤遗传学变化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并在肿瘤诊断、分类及预测疗效、预后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相关性,我们就这些分子标记在膀胱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对医学所有领域来说都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对于每个生物个体来说,基因组包涵了其整个的遗传信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全面、精确地分析基因组的碱基序列,从而破解其所包含的信息,揭示基因组的复杂性、多样性。通过对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比对,可以发现其中的遗传特性或突变,进而加深对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了解,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将会使人类对自然界生物及自身的了解更加深入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联合LCBDE)与内镜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治疗老年患者(≥65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胆总管直径≥8mm且既往未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11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联合LCBDE组47例,先行LC,确认胆总管后行LCBDE,结石取净后胆道镜检查胆道系统以确认有无结石残留;EST联合LC组63例,十二指肠镜确认十二指肠乳头,常规ERCP进一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后鼻胆管引流2—5d后行LC。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及单次治疗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随访。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单次治疗成功率Lc联合LCBDE组显著高于EST联合LC组[87.2%(41/47)vs.68.3%(43/63),z。=5.372,P=0.020]。所有病例随访1—3年,平均2.1年,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LC联合LCBDE和EST联合LC都是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在减少治疗次数方面,LC联合LCBD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0.
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预后与腹膜转运特性密切相关,高转运的腹透患者存活时间短,病死率高.腹膜溶质和水的转运主要在腹膜微血管内血液和腹腔内腹透液之间进行,故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很可能会影响腹膜的转运特性.本文选择了四项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生物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粘附蛋白(VE-Cadherin)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对其近年来在腹膜转运特性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