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变化与起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OLYMPUSAO-TU400生化仪、德国德利曼公司试剂测定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1个月时的CRP水平,所有病例均行急诊CT检查及24h后复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统计CRP与病情轻重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RP升高阳性率为6.0%;观察组为91.8%,急诊CT阳性率为58.2%。高CRP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高,残疾率、死亡率均高。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健康老年人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头部MRI和CT扫描常可发现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被认为是脑小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并可能预测颅内或颅外缺血性事件等.文章对近年来脑白质病变及其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
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59例ICH患者于发病后24h、第3、7、14天测定NSE的含量,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头CT检查,观察NSE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水肿的关系。结果NSE在ICH后24h、第3、7、14天均增高,第3、7、14天时NSE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ICH24h内NSE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H患者血浆NSE含量的变化反映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NSE可以作为判断ICH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64.
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水平,采用乳胶凝聚法测定FDP。测定观察组68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d时静脉血D-D及FDP含量的变化,同时与正常对照组57例相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D-D含量在发病后1、3d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3、7d时血浆FDP含量增高(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D含量增加,亚急性期FDP含量增高,这可能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引起外周血中纤溶活性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尼膜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观察AQP4mRNA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尼膜同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0.5955±0.0956、0.5092±0.0309),1d~3d最高(0.8889±0.0968、0.7826±0.0339和0.7914±0.0520、0.7442±0.0753),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mRNA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1.06±0.12、0.90±0.15),3d时达到高峰(1.34±0.14对1.27±0.14),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mRNA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尼膜同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卒中的临床特点、诊疗与预后。方法报道3例我院诊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卒中病例,结合文献对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卒中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例1合并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合并脑梗死及肾动脉梗死,病例3合并脑梗死及肺动脉栓塞,分别给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文献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卒中患者中,脑梗死占70%,脑出血占30%。常合并有多器官栓塞。指南推荐一旦怀疑或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马上开始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梗死后(4±2)d及(17±11)d手术预后并无差别。溶栓及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出血及死亡概率较高。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卒中临床表现多样,经过及时的给予抗感染及手术治疗,可以挽救多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bax蛋白在脑出血(ICH)后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脑内注射自体新鲜动脉血的方法制作大鼠ICH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ICH对照组、NGF干预组在ICH后6h即有bax蛋白阳性表达,24h达峰值,之后下降,7d时仍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NGF干预组与ICH对照组相比较bax蛋白峰值出现的时间无变化,但各时点bax蛋白的表达均较ICH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用NGF可使血肿周围脑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起到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治疗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Aβ1-42诱导的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及姜黄素组,将Aβ1-42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一个月后进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水迷宫试验,分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姜黄素干预组于AD建模后24 h给予300mg/(kg·d)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姜黄素,连续腹腔注射5d;一个月后进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水迷宫试验分别检测各组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显示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3);与AD模型组分别对比,姜黄素干预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21).结论 姜黄素有改善Aβ1-42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十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CBF)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n=6):A组假手术+盐水;B组假手术+NOC12;C组SAH+盐水;D组SAH+NOC12。模型制成48h,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观察NOC12(NO供体)持续静脉注射1h内CBF的变化。结果:A组CBF无变化,B、D组CBF明显增加,且B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