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553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5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结核病诊疗技能,由广西卫生厅项目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主办的广西结核病诊疗培训班于2007年5月1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开幕式的有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万利亚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项目办  相似文献   
82.
报道了11种二苯甲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7种化合物对酪氨酸酶表现出激活效应,其中4-羟基二苯甲酮与-3羟基二苯甲酮对酪氨酸酶最大激活率分别达到230%和214%。当化合物中羟基被其他官能团,如甲基、甲氧基、氟等取代之后,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效应会大幅度降低,甚至消失。动力学研究显示,4-羟基二苯甲酮与3-羟基二苯甲酮对酪氨酸酶激活动力学模式均为非竞争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IL-2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P1C核酸疫苗经肌注免疫BALB/c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P1C-IL-2核酸疫苗肌注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疫苗免疫后56天小鼠血清IgG和IgG亚类、支气管灌洗液中SIgA、IFN-γ和IL-4的水平;用2×107 Mp菌落形成单位鼻饲感染BALB/c鼠,建立感染小鼠模型,病理切片检测Mp感染后小鼠肺部炎症病理改变;将系列10倍稀释的支气管灌洗液接种于SP4固体平板,并进行菌落计数.结果:P1C-IL-2核酸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中的总IgG、IgG1、IgG2a、IFN-γ和IL-4水平均较P1C单基因疫苗组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支气管灌洗液中SIgA差异无显著性(P>0.05).Mp感染后第1、3、6天P1C-IL-2双基因疫苗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HPS)较P1C单基因疫苗免疫组显著增高,但支气管灌洗液中的Mp菌落数明显减少;第9天后两组HPS和Mp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2能显著增强P1C疫苗肌注的免疫保护作用和免疫应答水平,但同时在Mp感染早期激发了较重的肺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 P1C-IL-2融合基因疫苗经鼻饲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了解IL-2对P1C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 将构建的P1C-IL-2核酸疫苗鼻饲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IgG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A及IFN-γ、IL-4的水平;建立小鼠Mp感染模型,观察Mp攻击后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p菌落数的变化.结果 P1C-IL-2双基因疫苗组小鼠血清中的总IgG、IgG1、IgG2a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均较PIC疫苗组小鼠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gA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Mp滴鼻感染免疫小鼠,第1、3、6天P1C-IL-2双基因融合疫苗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P1C单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两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Mp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L-2能显著增强PIC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但在感染早期也激发了较强的肺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85.
探讨伊布利特对人体右房、左房及右室有效不应期(RA-ERP、LA-ERP及RV-ERP)与房间、室间传导时间的影响。测定25例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于静脉推注伊布利特(0.0167mg/kg)前后在基础起搏周长为600ms时的RA-ERP、LA-ERP及RV-ERP,同时测量起搏与窦性心律时的心房、心室传导时间。其中通过起搏冠状静脉窦远端间接起搏左房。结果:①伊布利特明显延长RA-ERP、LA-ERP及RV-ERP(P均<0.001)。②使用伊布利特后,对窦性心律时的P波宽度、PR间期、QRS时限、AH及HV均无明显影响(P>0.05),对房间及室间传导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亦对急性期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影响(P>0.05)。③使用伊布利特后2例出现右束支阻滞。结论: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RA-ERP、LA-ERP及RV-ERP,但不影响房间、室间传导时间。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calcium, ATR)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0.9%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ATR(10 mg/kg)组(P10组)、ATR(20 mg/kg)组(P20组)、ATR(30 mg/kg)组(P30组)、ATR(40 mg/kg)组(P40组)。各组的每只大鼠背部制作8 cm×2 cm的随意皮瓣并原位回植。在术前3 d和术后3 d连续6 d按分组灌胃对应剂量的ATR或0.9%生理盐水,每天1次。术后第7 天,肉眼观察大体皮瓣外观,计算皮瓣的成活率并切取皮瓣存活区域组织(距坏死区0.5 cm的存活皮瓣),分别行HE染色观察皮瓣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瓣微血管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的含量。  结果  术后第7天,大鼠大体可见CON组皮瓣出现大面积坏死,坏死部分形成痂壳,痂壳质硬,无弹性,并见大量组织液渗出,筋膜层组织呈暗紫色;P10、P20、P30、P40组皮瓣未见组织液渗出,痂壳自然脱落,皮毛正常生长。HE染色结果显示CON组皮瓣组织中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表皮缺失、坏死等病理性改变,但ATR治疗后皮瓣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得到明显改善。与CON组比较,随著ATR剂量提高,皮瓣存活率,皮瓣微血管数量,皮瓣中VEGF mRNA、bFGF mRNA、SOD和NO水平也相应提高,在ATR 30 mg/kg达峰(P<0.05),但皮瓣中MDA水平却随ATR剂量提高而降低,在ATR 30 mg/kg最低(P<0.05)。  结论  30 mg/kg的ATR对提高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的成活率效果最佳,这与ATR促进微血管生成、抗炎及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87.
HIV相关性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结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告1例双侧腮腺与腋窝3个不同部位同时发生与HIV相关的2种性质不同肿瘤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折叠修复口咽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修复11例口咽癌切除术后出现口咽瘘的患者,评价修复效果.11例患者包括8例男性,3例女性.口咽部瘘口大小3.0 cm×1.5 cm~4.0 cm×2.0 cm,颈部皮肤瘘口10 cm×6 cm~12 cm ×7 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吞咽和言语功能恢复正常,无瘘管复发和咽腔狭窄.患者对术后外形满意.结论: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是修复口咽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在老年去卵巢大鼠模型上探讨维生素K2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36只10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维生素K2组。去卵巢手术后3周,去卵巢+维生素K2组给予维生素K2灌胃30 mg/kg,每周5次,持续12周。各组大鼠在术前及药物干预后每3周留取血清及尿液,18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子宫、血管组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尿液基质Gla蛋白(MGP)含量及雌激素水平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胸主动脉MG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管未羧化MGP(ucMGP)的表达,Von Kossa染色观察动脉钙化,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管总钙含量。结果去卵巢后大鼠子宫和血管组织切片呈现明显不同,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表明去卵巢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去卵巢前各组大鼠血清及尿液中MG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去卵巢后,假手术组MGP含量无明显变化,去卵巢组MGP含量下降,去卵巢+维生素K2组MGP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去卵巢+维生素K2组血管中MGP mRNA表达量较假手术组高(P<0.01),较去卵巢组低(P<0.01)。血管ucMGP表达出现在血管钙化周围区域,去卵巢+维生素K2组未见明显ucMGP的表达。去卵巢+维生素K2组血管总钙含量明显低于去卵巢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MGP在绝经后血管钙化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2可能通过调节MGP羧化及基因表达抑制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90.
由于肝内胆管黏液性肿瘤(MPIBT)的胆管内存在大量胶冻样黏液,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腹部CT、经皮肝胆管穿刺等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MRCP检查较少用于MPIBT评估肿瘤可切除J生。回顾J生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MPIB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RCP检查在术前明确MPIBT诊断及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中的作用。肝内胆管不对称性扩张和远离肿瘤的肝内外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的突然截断是MPIBT的MRCP检查最主要特征。MRCP检查示病灶侧扩张胆管与相对正常胆管的交界线为肿瘤与正常胆管黏膜的移行处,从而术前判断MPIBT能否被切除以及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根据术前手术规划,5例患者接受根治性的手术切除,5例行姑息性胆道引流。MRCP检查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技术,是术前明确MPIBT的诊断与评估肿瘤可切除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