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游红 《吉林医学》2010,31(16):2443-2444
<正>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晚期肺癌发病逐年增加,而其中非小细胞癌占80%以上。老年人机体储备能力和抵抗力均明显下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且不良反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人体心房、心室的电生理作用及其频率依赖性。方法25例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于静脉推注伊布利特(0.0167mg/kg)前后测定两种起搏周长(PCL,400ms与600ms)时的右心房、左心房及右心室的有效不应期(RA-ERP、LA-ERP及RV-ERP),其中通过起搏冠状静脉窦远端问接起搏左心房。结果(1)明显延长RA-ERP(PCL=400ms时,由215.20ms延长至259.60ms,P〈0.001;PCL=600ms时,由231.20ms延长至281.20ms,P〈0.001);(2)明显延长LA-ERP(PCL=400ms时,由216.60ms延长至247.60ms,P〈0.001;PCL=600ms时,由226.40ms延长至262.40ms,P〈0.001);(3)明显延长RV-ERP(PCL=400ms时,由219.60ms延长至249.60ms,P〈0.001;PCL=600ms时,由233.20ms延长至268.20ms,P〈0.001);(4)PCL=400ms与PCL=600ms比较,对RA-ERP、LA-ERP及RV-ERP延长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明显延长QT与QTc间期,其中QTc由384.36ms延长至450.66ms(P〈0.001),对窦性心率〈82次/min与≥82次/min患者的QT与QTc延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RA-ERP、LA-ERP、RV-ERP及QT、QTc,而且这些电生理作用无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34.
依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和比较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 (房颤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入选房颤持续 1 5h~89d的患者 69例,其中男性 28例,女性 41例,随机进入依布利特组(n=34)、普罗帕酮组(n=35)。前者于 10min内静脉注射依布利特 1mg,后者于 10min内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70mg,如给药结束 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各组重复前述治疗 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 1 5h内房颤的转复率及 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1)依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70 .59% vs42 .86%,P<0. 05); (2)房颤的转复率与房颤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低于 24h的房颤转复率 ( 71 05%, 27 /38 )明显高于持续时间超过 24h者(38 71%, 12 /31,P<0. 01),其中依布利特对持续 24h之内的房颤转复率高达 83 .33% (15 /18); (3)房颤的转复率与左心房直径呈负相关,左心房直径 <4 0cm患者的转复率 ( 75 68%, 28 /37 )明显高于左心房直径≥4 0cm患者的转复率(34. 38%, 11 /32,P<0 01); (4)依布利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 8 .82% (3 /34);普罗帕酮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 (2. 86%, 1 /35)及长间歇(RR间期>2 .0s, 11 .43%, 4 /35)。结论 依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铊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近期收治的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铊中毒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因四肢麻木、疼痛及乏力等就诊,皆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予相应治疗无效。1例死亡后经尸检证实铊中毒;1例因脱发高度怀疑铊中毒,经尿检证实铊中毒,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较好。结论以四肢麻木、疼痛及乏力为首发症状的铊中毒易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加强对其认识,详细病史询问及认真病情分析可避免或减少铊中毒误诊。  相似文献   
36.
目的测定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雌雄成虫和1、3、5龄若虫的毒力,为德国小蠊的化学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广口瓶药膜法。结果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耐药性在不同龄期和性别间存在差异。1龄若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耐药性最低,其KT50分别为7.1743min和10.0015min;5龄若虫的耐药性最高,其KT50分别为14.1624min和24.6041min。若虫期,随着龄期的增加,其耐药性逐渐增强。在成虫期,雄成虫的耐药性大于雌成虫,雄成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9.6157min和11.7492min。结论5龄若虫的KT50值大于1、3龄若虫和雌雄成虫,雄成虫的KT50大于雌成虫。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西黄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总缓解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75%)明显小于对照组(35.90%)(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丁苯酞对SD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D大鼠脑出血后高尔基体和血脑屏障的变化及丁苯酞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及丁苯酞组。造模48 h后测量各组的伊文思蓝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real-time PCR检测Cdc42,GM130,ZO-1和Occludin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观察Cdc42和GM130是否存在共定位及脑出血后丁苯酞干预的荧光强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ZO-1和Occludin在血肿周围内皮细胞上的分布。结果:脑出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丁苯酞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伊文思蓝含量较脑出血组明显降低(P<0.05)。 脑出血组Occludin,ZO-1,GM130及Cdc42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丁苯酞组中Occludin,ZO-1及Cdc42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较脑出血组升高(P<0.05),而GM130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脑出血组中Occludin和ZO-1在血肿周围的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而丁苯酞组则增加(P<0.05)。结论:脑出血后高尔基体形态发生改变,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丁苯酞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其机制与Cdc42的上调相关,而与GM130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9.
游红  罗娟 《中国肿瘤》2001,10(6):329-330
全文探讨了广州市肿瘤医院选择干部竞争上岗的体会,认为竞争上岗上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 将180例确诊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使用不同干预.观察各组有效率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9%(P<0.05);经治疗后两组比较,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 - C)水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明确,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