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走出误区 深化医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在医德教育中出现的误区表现为.一是将技术培养和医德教育截然分开,以为技术好就能代替医德医风好;二是业务工作与医德教育分离,形成“两张皮”.究其原因是观念上的偏差,没有将医学道德,视作医学实践的一部分.解决的途径是理顺体制,提高认识,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将180例确诊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各组使用不同干预。观察各组有效率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9%(P〈0.05);经治疗后两组比较,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明确,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3.
游红 《贵州医药》2009,33(4):298-298
患者女性,79岁,建德新安江人。因右乳肿块术后化放疗后8年,发现右胸壁结节伴咳嗽、气闭2月,右肩胛区疼痛3d于2007年1月5日入住我科。8年前为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右腋下)5只淋巴结阳性,ER(+)PR(+),CAF方案化疗6次,结束后三苯氧胺服用5年。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和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后德国小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离体测定酶的活性,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德国小蠊后24h,羧酸酯酶活性降到最低,与处理前相比降低了79.33%,24h后其活性逐渐恢复,168h达到处理前的37.10%;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后,羧酸酯酶活性略有下降;经溴氰菊酯和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略有下降,72h后其活性分别为处理前的74.97%和79.77%;经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24h略有升高,随后逐渐下降,经辛硫磷处理后其活性略有降低。结论经溴氰菊酯和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后德国小蠊体内酶活性在不同的时间与处理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在1、3、5龄若虫、雌雄成虫间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离体测定酶的活性,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1龄若虫的活性最高,其活性分别为(0.3741±0.0077)μmol/(mg pro·min)和(61.7586±9.2400)nmol/(mg pro·min)。对于若虫,随着龄期的增加,其活性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成虫,雄成虫羧酸酯酶活性大于雌成虫,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乙酰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不同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德国小蠊1、3、5龄若虫、雌雄成虫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不同龄期之间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各个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6.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是心脏外科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然而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是一种治疗残余VSD的新技术,该术式既避免了因胸腔粘连导致再次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难度增大的风险,又避免了辐射暴露风险,同时操作路径直面缺损,易于术中操控.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壁穿刺治疗CHD术后残余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并接受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的25例患者.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观察残余VSD的位置、大小、形态,VSD与三尖瓣、主动脉瓣的距离并确定穿刺点位置及进针方向.术中在TEE引导下建立输送轨道及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经TEE全面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主动脉瓣反流及流出道梗阻等情况,若发现封堵器释放位置不满意或残余分流存在立即进行调整.术后3~5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通过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移位、心室水平有无残余分流、瓣膜关闭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来评价手术效果;通过心室大小及心功能评价心室重构情况;通过复查心电图了解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结果:在25例接受经TEE引导下的经胸壁穿刺VSD封堵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右室双出口和1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残余VSD患者因缺损直径过大且形态不规则,多次尝试后仍有残余分流,改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外,余23例(92.0%)均封堵成功.共使用23个封堵器(直径5~10 mm).其中17例选用膜部对称型VSD封堵器,1例选用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5例选用偏心型VSD封堵器.封堵治疗后即刻行TEE,结果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性好,无残余分流,无心包填塞,无血栓形成或流出道梗阻;2例患者有少量心包积液;所有患者无新发瓣膜反流.23例患者随访3~48个月,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新发瓣膜反流,未见封堵器移位、脱落或血栓形成等.1例在随访中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对CHD术后残余VSD的治疗安全且有效,该术式拓宽了CHD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完善了CHD微创治疗技术体系.超声心动图可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诊断、全程引导及效果评价,对手术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大兴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方法 采取基线调查、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专家论证和预实验等在试点地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结果 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区-镇-村(居)三级妇幼保健管理网络进一步延伸;建立了监测与部门联动机制;拓展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人群信息监测的途径;2009年试点地区流动孕妇和0~6岁流动儿童建册率分别为55.05%和65.56%,相对于2008年的32.05%(χ2=257.81,P<0.01)和58.86%(χ2=49.95,P<0.01)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可行有效,且需进一步巩固,以保障运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铊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近期收治的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铊中毒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因四肢麻木、疼痛及乏力等就诊,皆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予相应治疗无效。1例死亡后经尸检证实铊中毒;1例因脱发高度怀疑铊中毒,经尿检证实铊中毒,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较好。结论以四肢麻木、疼痛及乏力为首发症状的铊中毒易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加强对其认识,详细病史询问及认真病情分析可避免或减少铊中毒误诊。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人体心房、心室的电生理作用及其频率依赖性。方法25例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于静脉推注伊布利特(0.0167mg/kg)前后测定两种起搏周长(PCL,400ms与600ms)时的右心房、左心房及右心室的有效不应期(RA-ERP、LA-ERP及RV-ERP),其中通过起搏冠状静脉窦远端问接起搏左心房。结果(1)明显延长RA-ERP(PCL=400ms时,由215.20ms延长至259.60ms,P〈0.001;PCL=600ms时,由231.20ms延长至281.20ms,P〈0.001);(2)明显延长LA-ERP(PCL=400ms时,由216.60ms延长至247.60ms,P〈0.001;PCL=600ms时,由226.40ms延长至262.40ms,P〈0.001);(3)明显延长RV-ERP(PCL=400ms时,由219.60ms延长至249.60ms,P〈0.001;PCL=600ms时,由233.20ms延长至268.20ms,P〈0.001);(4)PCL=400ms与PCL=600ms比较,对RA-ERP、LA-ERP及RV-ERP延长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明显延长QT与QTc间期,其中QTc由384.36ms延长至450.66ms(P〈0.001),对窦性心率〈82次/min与≥82次/min患者的QT与QTc延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RA-ERP、LA-ERP、RV-ERP及QT、QTc,而且这些电生理作用无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